室思诗六章(其二)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通过对雄伟山峰与漫长道路的描写,表达了心中的渺茫与遥远,开篇即营造了一种空间上的广阔与时间上的延伸感。

"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则是诗人表达对离别之人的思念,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份思念变得愈发沉重,使人感到心中积郁不解,不禁让人感到岁月的压力和生命的短暂。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这一句通过对比人生的短暂与春天草木迅速凋零的现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则是对前述情感的一种总结与反思,既然时光不回来,何必让自己沉浸在无尽的忧愁之中。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珍惜时间、释放情绪的理性思考。

最后两句"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表达了诗人时常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希望能以此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里的“鸿恩”指的是深厚的恩情或美好的记忆,“贱躯”则是谦卑地称呼自己的身体,通过这种自我安慰,诗人试图在思念中找到一丝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悟,还透露出一种对美好记忆的依赖与珍视,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细腻描绘。

收录诗词(10)

徐干(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相关古诗词

室思诗六章(其六)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

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

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

形式: 古风

室思诗六章(其五)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

诚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

形式: 古风

答刘桢诗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形式: 古风

从征行方头山诗

峨峨太行,凌虚抗势。天岭交气,窈然无际。

澄流入神,玄谷应契。四象悟心,幽人来憩。

形式: 四言诗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