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沾病移寓天界寺

寄食僧寮任寝兴,閒身似我亦閒僧。

一年花事春虚度,是处名山兴倦乘。

魏阙无媒空抱策,东西多难阻担簦。

浮生未得同飘梗,药里萧萧滞秣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寄居寺庙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首联“寄食僧寮任寝兴,閒身似我亦閒僧”中,“寄食”表明诗人并非寺庙的常住僧人,而是寄居于此,随缘而行的生活方式。“閒身”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仿佛他与寺庙中的僧侣一样,过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颔联“一年花事春虚度,是处名山兴倦乘”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但因某种原因未能实现,心中不免有些许遗憾与倦怠。

颈联“魏阙无媒空抱策,东西多难阻担簦”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处境与心境。这里“魏阙”借指朝廷或官场,“无媒”意为没有机会或途径,“抱策”则是手执策书,比喻怀才不遇或有志难伸。这一联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四处奔波却受制于种种困难,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尾联“浮生未得同飘梗,药里萧萧滞秣陵”总结了诗人的整体感受。在“浮生”这个概念下,诗人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药里萧萧滞秣陵”则暗示了诗人因疾病或某种原因滞留于南京(秣陵),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生活,充满了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接受,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生态度与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陵寓中送陈仲慈复任苍梧

蓟门握手自何年,白下重逢话旧缘。

共以萍踪怜去住,即看岐路异风烟。

三山暂驻朝天舄,五岭还浮下濑船。

南北干戈犹未定,迟君铜柱勒燕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寓金陵闻广宁失守志感

几度筹边坐失机,广宁又见羽书飞。

投鞭渡水那成阵,匹马嘶风已溃围。

卧甲从抛金锁积,残兵争向玉门归。

可怜当事庭如讼,今日犹云战守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自金陵过当涂访林阳仲明府次其见赠韵

笑拂淄尘满敝衣,行藏休问是耶非。

聊从白下轻移舫,间借青山暂息机。

镜渚平涵犀影媚,花郊绣衬麦苗肥。

到来仙署庭如水,清夜朱弦对月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林阳仲明府邀游凌歊台

绮阁何年结搆新,凌歊台畔石嶙峋。

山花尚带繁华色,径草曾承歌舞尘。

羃羃轻烟开井邑,喧喧游骑匝城闉。

管弦十里青郊道,分得春光媚远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