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侄儿应昆昨始发蒙走笔赋此兼贻示后生

眉山苏老泉,廿七始奋发。

晚得孟子书,疑义心与折。

一朝振文名,名公亟称绝。

怀中挟二雏,飞鸣向天阙。

何况方盛年,及兹更超脱。

譬彼春空云,徐开吐明月。

心灵岂厌迟,闷极闻偏悦。

但愿式如金,试彼磨针铁。

庶几亢吾宗,免教堕阀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辈对侄儿初入学堂的喜悦与期待之情。诗中提到的“眉山苏老泉”并非本诗的直接内容,而是借用了苏洵早年的典故来比喻侄儿应昆的勤奋学习。苏老泉在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最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这激励着应昆在学业上也能够有所成就。

诗中提到应昆在年轻时就展露了文名,得到了名人的高度评价,并且他身边还有两个才华横溢的子女,预示着家族将有更加辉煌的未来。诗的最后部分以“春空云”和“明月”为喻,表达了心灵的成长需要时间,但只要耐心等待,终会迎来光明。诗人希望侄儿能像金子一样珍贵,即使经历磨难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提升家族的地位,避免家族声望的衰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后辈的期望和鼓励,体现了家族传承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对知识与品德的重视。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刘山人蔬具为供宾费时山人适招洪广文别

问道广文招,此物聊当肉。

昨宵当座谈,讵敢然诺宿。

况复邻家子,伏雌方在掬。

墙头遇酒尊,新秋酝已熟。

但愿天气凉,孤亭夜深酌。

形式: 古风

读陶渊明责子诗依韵和之

灼灼池中莲,花明摘其实。

婉彼班生女,投机嗣史笔。

谁云乌获身,不胜雏一匹。

所思既匪彝,承家故无术。

借曰犹未知,业非六与七。

况复厌膏粱,行当树榛栗。

如之何勿思,甘为辕下物。

形式: 古风

读杜少陵诮渊明责子诗因次其韵反其意以示儿曹

少陵诮陶翁,谓其未闻道。

不见鲍焦生,洛水空立槁。

愤俗故所怀,捐躯恨不早。

何况骨肉间,安得不萦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六月三日出郊园

别墅依林泉,薄言避諠燠。

入门多南风,奇花间修竹。

坐久神气清,胸怀了无俗。

烹茶焚柏香,馀烟淡苍玉。

蝉琴间迭奏,鸟语欢相续。

客至自城隅,童归散沂浴。

摧薪煮碧芹,移脯具饘粥。

翛然世味殊,曲肱枕初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