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乱后归隐田园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现实生活的淡然置之。首句“昔年山下结茅茨”表明诗人曾在山下建有茅屋,而“村落重来野径移”则显示时间流转,环境变化,村庄可能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迁移,原本的小路也随之改变。接下来,“樵客相逢悲往事”写出了与樵夫(砍柴人)相遇时共同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而“林僧闲坐问归期”则是诗人在森林中偶遇一位佛教僧侣,询问何时能够安然返回故土。中间两句“异藤遍树无空处,幽草缘溪少歇时”生动地描绘了山野的荒凉与自然景观,其中“异藤”指的是缠绕在树上的奇特藤蔓,而“幽草”则是那些生长于隐秘溪流旁边的小草,表达了一种难以停留片刻的急促感。最后,“此景一抛吟欲老”诗人面对这般景象,不禁想要放弃世俗纷争,随波逐流至暮年,而“可能文字圣朝知”则是希望自己的这种情怀和文学才能能够为当代的圣明君主所了解。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语言朴素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