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补阙自九华山拜官因以寄献

冥鸿久不群,徵拜动天文。

地主迎过郡,山僧送出云。

登车残月在,宿馆乱流分。

若更思林下,还须共致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孤高的鸿雁早已离群索居,朝廷征召的消息震动了天际。
地方长官亲自迎接他经过郡县,山中僧人也一直送别到云边。
他乘车上路时,天空尚有残月高挂,夜晚投宿的驿站与湍急的河流相隔而立。
倘若再怀念起山林隐居的生活,还需一同将他举荐给君王。

注释

冥鸿:孤高的鸿雁,常用来比喻隐士或才德之士。
久不群:长期离群独处。
徵拜:朝廷征召任命。
动天文:此处夸张表述,意指消息重大,震动天象,实指影响广泛。
地主:地方长官。
迎过郡:亲自迎接他经过郡县。
山僧:山中僧人。
送出云:送别至远方,如同送到云边,极言送行之远。
登车:乘上马车(古代交通工具)。
残月:尚未落下的弯月。
在:此处表存在状态。
宿馆:投宿的驿站。
乱流:湍急、交错的水流。
分:分开,此指驿站与河流相隔。
若更:倘若再。
思:思念,怀念。
林下:山林之中,借指隐居生活。
还须:还需要。
共致君:一同举荐给君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告别友人、踏上仕途的场景。"冥鸿久不群,徵拜动天文"表达了长时间不与世俗同行,而是追求高洁和超脱的生活,现在却要去拜谒官府,触动天地之文,这里的"天文"可能指宇宙运行之规律,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仕途变化的一种感慨。"地主迎过郡,山僧送出云"则是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告别的隆重和难舍,地主与山僧都参与了这一过程,使得告别变得庄严而神秘。

"登车残月在,宿馆乱流分"表达了诗人登上车马准备启程时,夜已深,月光依稀,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宿馆之所以会"乱流",或许是内心的波动反映到了外界的混乱。

最后两句"若更思林下,还须共致君"则是诗人表达了如果再次想念山林,那就要与友人共同去到那里。这里的"致君"一词,既有献给君主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献给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仕途生活的矛盾心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洁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华山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

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

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

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吊建州李员外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悽然。

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

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

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吊前水部贾员外

笼中江海禽,日夕有归心。

魏阙长谣久,吴山独往深。

别时群木落,终处乱猿吟。

李白坟前路,溪僧送入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吊栖白上人

今古遰相送,几时无逝波。

篇章名不朽,寂灭理如何。

内殿留真影,闲房落贝多。

从兹高塔寺,惆怅懒经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