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

出山今几时,忽忽岁再秋。

江湖岂不永,我兴终悠悠。

况复逢旱魃,农亩无馀收。

赤子亦何辜,黄屋劳深忧。而我忝朝寄,政荒积?尤。

怀痾卧空阁,恻怆增绸缪。

东南望故山,上有玄烟浮。

平生采芝侣,寂寞今焉俦。

朝游云峰巅,夕宿寒岩幽。

为我泛瑶瑟,泠然发清讴。

裂笺寄晨风,问我君何求。

洪涛捩君柁,狭硖摧君辀。

君还苦不早,无乃非良谋。

再拜谢故人,低徊更包羞。

桂华幸未歇,去矣从君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全诗以诗人自身经历和感受为主线,描绘了其在病中对自然、人事的深刻感悟。

首句“出山今几时,忽忽岁再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诗人感慨自己离开山林已有多时,转眼又是一年秋天。接着“江湖岂不永,我兴终悠悠”则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

“况复逢旱魃,农亩无馀收。赤子亦何辜,黄屋劳深忧。”这几句描绘了自然灾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而我忝朝寄,政荒积?尤。”诗人自责于政务荒废,表达了对自己职责的反思。

“怀痾卧空阁,恻怆增绸缪。”写出了诗人因病卧床,内心充满忧虑和悲伤。

“东南望故山,上有玄烟浮。”诗人遥望故乡,烟雾缭绕,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平生采芝侣,寂寞今焉俦。”诗人感叹昔日的朋友如今都已离散,感到孤独寂寞。

“朝游云峰巅,夕宿寒岩幽。”描述了诗人想象中的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为我泛瑶瑟,泠然发清讴。”诗人希望朋友能为他弹奏瑶瑟,唱出清雅的歌声。

“裂笺寄晨风,问我君何求。”诗人通过书信向远方的朋友表达自己的心意。

“洪涛捩君柁,狭硖摧君辀。”比喻世事艰难,人生如行舟,随时可能遭遇险境。

“君还苦不早,无乃非良谋。”诗人劝告朋友应尽早返回,以免错过良机。

“再拜谢故人,低徊更包羞。”诗人再次感谢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内心充满了感激和羞愧。

“桂华幸未歇,去矣从君游。”诗人以桂花未凋谢为喻,表示愿意追随朋友,共同度过这段时光。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怀,更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个人责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夜坐有感

秋堂天气清,坐久寒露滴。

幽独不自怜,兹心竟谁识。

读书久已懒,理郡更无术。

独有忧世心,寒灯共萧瑟。

形式: 古风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其一)

去年寻得李家山,考卜真成屋数间。

要与青衿时散帙,闲临碧涧共观澜。

诗书本说人间事,勋业休看镜里颜。

谁识寥寥千古意,新诗题罢藓痕斑。

形式: 七言律诗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其二)

向来结友寻名山,下穷绝壑高危颠。

胡为一旦堕尘网,五老在望心茫然。

青牛底处有行迹,白鹿几时同正员。

清游带雨想幽绝,妙处只恐诗中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戏赠胜私老友

槐花黄尽不关渠,老向功名意自疏。

乞得山田三百亩,青灯彻夜课农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