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有感

秋堂天气清,坐久寒露滴。

幽独不自怜,兹心竟谁识。

读书久已懒,理郡更无术。

独有忧世心,寒灯共萧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夜坐有感》。诗人通过描绘秋夜寂静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句“秋堂天气清,坐久寒露滴”描绘了秋夜的清冷氛围,诗人独自坐在空旷的厅堂中,时间的流逝伴随着寒露的滴落,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意境。接着,“幽独不自怜,兹心竟谁识”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感慨,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

“读书久已懒,理郡更无术”两句,诗人反思自己过去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政务的处理,现在却感到力不从心,流露出对自我能力的怀疑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独有忧世心,寒灯共萧瑟”则点明了诗人的核心情感——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即使在寒冷的灯光下,这份忧心也显得格外沉重。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朱熹作为一位学者兼官员的多重身份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其一)

去年寻得李家山,考卜真成屋数间。

要与青衿时散帙,闲临碧涧共观澜。

诗书本说人间事,勋业休看镜里颜。

谁识寥寥千古意,新诗题罢藓痕斑。

形式: 七言律诗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其二)

向来结友寻名山,下穷绝壑高危颠。

胡为一旦堕尘网,五老在望心茫然。

青牛底处有行迹,白鹿几时同正员。

清游带雨想幽绝,妙处只恐诗中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戏赠胜私老友

槐花黄尽不关渠,老向功名意自疏。

乞得山田三百亩,青灯彻夜课农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代胜私下一转语

碓下泉鸣溜决渠,屋头桑树绿扶疏。

朱虚正自知田事,马服何妨读父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