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方山

行馆傍花宫,林峦益致静。

山游薄暮归,篝灯夜方永。

定钟近宵声,弗霜亦念警。

安禅付彼僧,我自娱清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住宿在方山中的宁静夜晚景象。"行馆傍花宫"写出了住所周围环境的优美,似有花宫环绕,富有诗意。"林峦益致静"进一步强调了山林的寂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恬静与宁谧。

"山游薄暮归"记录了诗人傍晚时分结束山游归来,"篝灯夜方永"则描绘了点起篝火后的漫长夜晚,灯光在黑暗中显得尤为明亮,增添了夜晚的温馨气氛。"定钟近宵声"以寺庙的晚钟声衬托出夜晚的深沉,"弗霜亦念警"则借秋霜的寒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警醒。

最后两句"安禅付彼僧,我自娱清省",诗人将内心的安宁寄托于僧人的禅修,而自己则在这样的清寂中自我反省,享受这份独处的宁静和清醒。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内心感受,展现了方山夜晚的静美以及诗人自身的超然心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梁武帝

乘其危窃其祚,萧衍道成视刘裕。

宫城围吴兴拒,徒称马袁仍厚遇。

本失正末奚数,定律兴乐曾何助。

特佞佛奉象塑,舍身同泰功德慕。

初祖谒直指处,漆桶弗契乃北去。

祀牺牲代面素,庙不血食语不惧。

饿台城应始悟,荷荷那得金仙护。

形式: 古风

捡近稿偶志

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

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立言人所志,见道?孰能。

自读宋儒书,始知朱与程。

诏我为学方,主敬与存诚。

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

矧兹继百王,君师任匪轻。

衡门有遗贤,安能致诸廷。

沟壑有饿殍,安能饱以羹。

返已率多惭,佳文何足称。

有时雨未降,披衣宵立庭。

既沾或苦潦,踟蹰复望晴。

黍高稻宜低,夏耘春勤耕。

望杏杏未红,瞻蒲蒲已青。

织妇虑寒心,农夫望岁情。

茅檐艰苦状,彷佛常共赓。

结习难尽除,聊如劳者鸣。

工拙非所论,岁月差可徵。

诗史让少陵,我作方农经。

形式: 古风

移顿六韵

逐水频移顿,曾无廿里赊。

建营今似昨,取势正还斜。

垒或多因旧,灶无须更加。

卖蒸原有市,换马要增茶。

内外奚分界,休和久一家。

朝程回首望,烟散满林霞。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割麦行

迤南割麦收逮齐,迤北割麦今姑兮。

合家竟日咸毕力,尚有余粮连亩栖。

腰镰手铚躯偻走,惫矣精神各抖擞。

十年一遇可辞劳,遗秉滞穗由他取。

前驱警跸无烦词,赤子宁避其父过。

为之望哉为之喜,范云萧缅安藉他。

别有老农茆屋叹,不烦重问情自见。

幸兹割麦逢饱秋,持鬻却苦价太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