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十首(其五)

衍波玉润,写银钩叶叶,点商分羽。

修到神仙贫亦好,寄食幸逢邹举。

画阁笼烟,湘帘映水,一砚瀛洲雨。

乌丝墨纱,只今流落如许。

当日镜槛书床,朝朝暮暮,便是瑶台侣。

甲帐绣襦甘小谪,何况世间儿女。

紫极人归,青林虎啸,遗迹城南路。

夜凉应有,佩环月下来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仙气与文雅的画面。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衍波玉润”、“写银钩叶叶”等词语,将水波的柔和与书法的流畅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润而高雅的艺术氛围。接着,“点商分羽”则进一步展现了音乐与书法之间的和谐关系,暗示着词中所描绘的场景不仅限于视觉之美,更蕴含着听觉的韵味。

“修到神仙贫亦好,寄食幸逢邹举”两句,既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豁达。词人通过对比神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贫富差异,以及偶然遇到的贵人(邹举),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机遇的珍惜。

“画阁笼烟,湘帘映水,一砚瀛洲雨”三句,描绘了一座被烟雾环绕的画阁,湘帘映照着水面,砚台上滴落着如同瀛洲雨般的墨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这种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到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乌丝墨纱,只今流落如许”两句,词人通过“乌丝墨纱”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如今已变得稀少,流落在世间的某个角落,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当日镜槛书床,朝朝暮暮,便是瑶台侣”四句,回忆起往日与瑶台伴侣共度的美好时光,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那些日子是永恒的,难以忘怀。

“甲帐绣襦甘小谪,何况世间儿女”两句,词人以“甲帐绣襦”象征富贵生活,表达了即使在这样的生活中甘愿经历一些小挫折,也不及世间儿女所经历的种种苦难。这体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对人性的深切理解。

“紫极人归,青林虎啸,遗迹城南路”三句,描绘了紫极之地的人归隐,青林中的虎啸声,以及城南路边的遗迹,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历史感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最后,“夜凉应有,佩环月下来去”两句,以夜凉之景衬托出月光下佩环的轻盈与飘逸,仿佛是仙人的行踪,增添了整个画面的梦幻色彩,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生活情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充满了诗意与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壶中天十首(其六)

身将隐矣,谢故人无恙,灌园差乐。

世事原非吾辈了,且向南州栖托。

半亩斜阳,一锄野水,刖自成丘壑。

柴门土锉,箸书应是僮约。

谩教车骑重来,请从此逝,高举随黄鹄。

老圃空依徐稚宅,谁荐秋风葵藿。

万柳堤荒,百花洲冷,烟月长萧索。

旧盟鸥鹭,偶然飞下寥廓。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十首(其七)

螺屏翠叠,几重山浅画,忆他眉妩。

柳外斜阳花上月,都是西风吹去。

帘轴双钩,镜奁单锁,钞剩闲情赋。

瘦琴支枕,卧箫谁理尘谱。

天际望杳鳞云,锦书不寄,凉雁鸣烟橹。

我未离家心似客,愁在无人知处。

病怯灯明,困销茶酽,灰冷芙蓉炷。

黄昏又听,竹梢弹碎秋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十首(其八)

峭寒随马,指疏林尽处,暝投孤驿。

短榻尘栖风自扫,酒薄禁愁无力。

窗纸蓬飘,炉灰荻冷,灯闪题诗壁。

燕南赵北,可怜今夕何夕?

凝想箫鼓春城,园香倚醉,多少闲踪迹。

梦影迷离天未晓,铃语东风催客。

印月虚廊,敧梅小院,到此都休忆。长安近否?

夜阑应有人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十首(其九)

句章城郭,有便娟接舞,魂归徕只。

梦醒桃根应错问,蝴蝶可怜花底。

夜壑吟孤,绛都春老,馀恨空流水。

日湖剩稿,于今谁为料理?

知我已十年前,素弦弹折,更洒铜仙泪。

忍倚新腔西子慢,愁落野鹃声里。

如此江山,不容词客,寂寞人间世。

貂裘背雪,倦游行且休矣。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