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十首(其八)

峭寒随马,指疏林尽处,暝投孤驿。

短榻尘栖风自扫,酒薄禁愁无力。

窗纸蓬飘,炉灰荻冷,灯闪题诗壁。

燕南赵北,可怜今夕何夕?

凝想箫鼓春城,园香倚醉,多少闲踪迹。

梦影迷离天未晓,铃语东风催客。

印月虚廊,敧梅小院,到此都休忆。长安近否?

夜阑应有人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旅人独宿驿站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环境的凄清、内心的孤独以及对远方的思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峭寒随马”,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氛围,寒气随着行人的步伐而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指疏林尽处,暝投孤驿”,描述了旅人在昏暗中寻找落脚之处的情景,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短榻尘栖风自扫,酒薄禁愁无力”,写出了旅人简陋的住宿条件和难以排遣的忧愁,酒力微薄,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窗纸蓬飘,炉灰荻冷,灯闪题诗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同时通过“题诗壁”这一细节,透露出旅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情感寄托。“燕南赵北,可怜今夕何夕?”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接下来,“凝想箫鼓春城,园香倚醉,多少闲踪迹”,转而想象春城中的热闹景象,与当前的孤独形成对比,更加强化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梦影迷离天未晓,铃语东风催客”,梦境与现实交织,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但现实的紧迫感却催促着旅人继续前行。“印月虚廊,敧梅小院,到此都休忆”,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暂时放下,以及对前方未知旅程的平静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秋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人内心的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壶中天十首(其九)

句章城郭,有便娟接舞,魂归徕只。

梦醒桃根应错问,蝴蝶可怜花底。

夜壑吟孤,绛都春老,馀恨空流水。

日湖剩稿,于今谁为料理?

知我已十年前,素弦弹折,更洒铜仙泪。

忍倚新腔西子慢,愁落野鹃声里。

如此江山,不容词客,寂寞人间世。

貂裘背雪,倦游行且休矣。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十首(其十)

天乎难问,载云旗五色,逢迎山鬼。

思折琼枝嗟远道,羞与蹇修为理。

饮石泉兮,入修门些,上下悠悠只。

悲哉秋气,伤心极目千里。

众女谣诼蛾眉,无南无北,到处机蓬矢。

丛桂连蜷招隐士,岁晚淹留何事。

兰枻荪桡,螭骖虬驾,我欲歌离世。

巫咸夕降,卜居惝恍谁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一枝春

轻暝笼寒,卷帘迟、寂寞收灯风雨。

芳游谩数,不是近来心绪。

梅钿杏粉,渐看到、柳枝眉妩。

空自把、花恼何郎,引得翠乡愁聚。

茸窗旧时眠处,爱浓熏宝屑,闲歌金缕。

龙香麝纸,记与细翻笙谱。

梨云梦暖,甚容易、燕莺娇妒。

谁更在、丝障银屏,醉听俊语。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扫花游

画檐翠湿,奈几阵余寒,嫩红如扫。

采香径悄,问莺帘燕户,剩春多少。

泪染情丝,尚忆华清睡好。

黯怀抱,任亭角夜深,银烛休照。

芳事虚负了,任锦障重围,绿云迷晓。

瘦枝谩拗,便轻阴再乞,可怜花老。

不是无诗,极目江南路杳。

送愁到,掩纹窗,雨斜风峭。

形式: 词牌: 扫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