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头

百尺楼头万叠山,楚江南望隔晴烟。

云藏白道天垂幕,帘捲黄昏月上弦。

桑落蒲城催熟酒,柳衰章陌感凋年。

发光如葆宁禁恨,不待为郎已飒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站在百尺高楼之上,眼前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楚江之南被晴空中的轻烟阻隔。
云层遮蔽了天空,仿佛垂下了一幅天幕,黄昏时分,帘子卷起,月亮挂在半弦之上。
桑叶落尽,蒲城的酒也快要酿熟,看到柳树凋零,章陌的景象让人感叹岁月的流逝。
光芒如同宝物般闪烁,却无法抑制心中的遗憾,还未等到为郎君效力,已觉时光匆匆。

注释

百尺楼头:形容楼很高,站在上面视野开阔。
万叠山:形容山峦重叠,景色壮观。
楚江南望:遥望楚江之南。
晴烟:晴朗天气中的轻烟,象征远方。
云藏白道:云层中露出白色的天际线。
垂幕:比喻天空像垂下的幕布。
帘捲黄昏:卷起窗帘,迎接黄昏的到来。
月上弦:指月亮升至半圆。
桑落蒲城:秋季,桑叶落尽,蒲城的酒开始成熟。
柳衰章陌:柳树凋零,暗示季节变迁,街道显得凄凉。
发光如葆:光芒闪烁,犹如珍贵的宝物。
宁禁恨:怎能抑制住心中的遗憾。
为郎已飒然:还没来得及为心爱的人效力,时光已悄然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楼头》,描绘了诗人站在楼头远眺楚江之景。首句"百尺楼头万叠山"展现了楼高望远,群山重叠的壮丽景象。"楚江南望隔晴烟"则写出江南景色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迷蒙之美。

颔联"云藏白道天垂幕,帘捲黄昏月上弦"细腻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变化,云层遮掩下的道路如同白练,天边垂下暮色,而卷帘之际,月亮已挂上半弯,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颈联"桑落蒲城催熟酒,柳衰章陌感凋年"借景抒怀,桑叶落尽,暗示时光流逝,蒲城的美酒催人老去,柳树凋零,让人感叹岁月无情。这里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发光如葆宁禁恨,不待为郎已飒然"以发光的明珠自比,表达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遗憾和无奈,即使才华出众,也难以抵挡岁月的流逝,不禁让人感到一种苍凉和落寞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楼头远望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禁火

火禁开何晚,春芳半已凋。

柳风兼絮坠,榆雨带钱飘。

泪剪兰膏尽,弦亏桂魄消。

祓兰流水曲,游禊一相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

报国勤劳已蔑闻,终身荣遇最无伦。

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侍从籍通清切禁,笑歌行作太平民。

欲知念旧君恩厚,二者难兼始两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酬孙延仲龙图

洛社当年盛莫加,洛阳耆老至今誇。

死生零落馀无几,齿发衰残各可嗟。

北库酒醪君旧物,西湖烟水我如家。

已将二美交相胜,仍枉新篇丽彩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酬张器判官泛溪

园林初夏有清香,人意乘闲味愈长。

日暖鱼跳波面静,风轻鸟语树阴凉。

野亭飞盖临芳草,曲渚回舟带夕阳。

所得平时为郡乐,况多嘉客共衔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