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湫

瀑水传闻旧壮哉,飞流亭下久徘徊。

玉龙鳞甲寒犹蛰,银汉波澜冻未开。

斜日湫潭微溅雨,深冬天地不鸣雷。

斯游未快平时意,更拟他年得得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瀑布的传说往昔多么壮观,我在飞流亭下长久地徘徊。
宛如玉龙披着寒气沉睡,银河的波涛冻结未消退。
夕阳照在湫潭,微微溅起雨点,寒冬时节,天地间没有雷鸣。
这次游览并未满足平日的心愿,我期待将来能再来体验。

注释

瀑水:瀑布。
传闻:传说。
旧:昔日。
壮哉:壮观。
飞流亭:亭子名,可能位于瀑布附近。
久徘徊:长时间停留。
玉龙:形容瀑布如玉质的龙。
鳞甲:龙的鳞片。
寒犹蛰:寒冷中仍然像冬眠一样。
银汉:银河。
波澜:波涛。
冻未开:被冻结未消融。
斜日:夕阳。
湫潭:深潭。
微溅雨:轻微溅起雨水。
深冬:隆冬季节。
不鸣雷:没有雷声。
斯游:这次游览。
未快平时意:未能满足平时的愿望。
更拟:还打算。
他年:未来某年。
得得来:能够再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瀑布景象,并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沉思。首句“瀑水传闻旧壮哉”设定了整个画面,通过“传闻”一词,可以感觉到诗人对于这瀑布的向往与期待。而“飞流亭下久徘徊”则展现了诗人对此景的深情凝视和久久不愿离去的情怀。

以下几句“玉龙鳞甲寒犹蛩,银汉波澜冻未开”以精美的辞藻形容瀑布之壮观。其中“玉龙鳞甲”将瀑布比作珍贵而坚硬的龙鳞,既映射出其清澈又坚不可摧的特质;“银汉波澜冻未开”则描绘了水流在严冬中依然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

“斜日湫潭微溅雨,深冬天地不鸣雷”进一步渲染了瀑布周围的氛围。斜阳照耀下的潭水与细雨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息。而“深冬天地不鸣雷”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静止的一种愿望。

最后两句“斯游未快平时意,更拟他年得得来”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此刻尚未得到心满意足的愉悦,故而有更进一步计划,以求在将来能够再次回到这个地方,重温这份美好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中秋同儿侄登宝峰亭

绝顶凭栏思有馀,沧江下眺眇三隅。

月光此夜十分满,风色今朝一点无。

乡国不须悲楚蜀,庭阶且喜集封胡。

史君邂逅分鲜鲫,斫鲙还成逸少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文监丞出关子东西湖春游倡和且约为重九之游次韵

西湖烂醉踏青天,秀句重寻未隔年。

已约清樽携九日,要将黄菊荐三贤。

深秋风日明寒水,宿雨波澜起画船。

佳气葱茏如有待,晓妆浓淡抹非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帅漕复次韵再和

二豪诗律晋江东,迭倡更酬卷轴丰。

狎主齐盟争定霸,互为勍敌锐临戎。

波澜已得江流助,组丽仍依锦段红。

入蜀词人多妙句,向来严杜一编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其十)

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

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

人多逢菜色,村或断炊烟。

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