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其二)

荦确何人似退之,意行无路欲从谁。

宿云解駮晨光漏,独见山红涧碧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有谁能像韩愈那样坚定刚直,心中意愿难以实现,不知该追随何人?
夜间的云雾散去,清晨的阳光透出,只有在那时,才能独自看见山色殷红、涧水碧绿的景象。

注释

荦确:形容人性格刚直坚定。
退之:指唐代文学家韩愈,以其直言敢谏著称。
意行:意愿和行动。
无路:难以实现,困境。
从谁:追随何人。
宿云:夜晚的云雾。
駮:通‘驳’,指云层缝隙。
晨光漏: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缝隙洒落。
独见:独自看到。
山红涧碧:山色红艳,涧水碧绿。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绝句。首句“荦确何人似退之”中,“荦确”可能指的是一种坚定、决绝的情态,而“似退之”则是对古代隐逸者伯夷、叔齐的赞誉,表明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心志。第二句“意行无路欲从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探索,无论是精神上的追求还是现实中的选择,都显得困难重重,似乎找不到可以信赖的人或方向。

第三句“宿云解駮晨光漏”描绘了清晨时分,夜晚的云雾逐渐散去,初升的阳光透过山林洒落下来的景象。这里,“宿云”指的是停留在山间的夜云,而“解駮”则形容云气散开的样子;“晨光漏”则是日出时分,阳光穿透树梢,照射到山谷中的情景。

末句“独见山红涧碧时”表达了诗人在这清晨之际,独自欣赏到的山野风光。山林间的枫叶或其他植物呈现出浓郁的红色,而溪流则如同碧玉一般明净透亮,这是一个只有诗人才能够领略的瞬间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灵追求的深切情感,同时也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情怀与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黄鲁直效进士作二首(其一)岁寒知松柏

龙蛰虽高卧,鸡鸣不废时。

炎凉徒自变,茂悦两相知。

已负栋梁质,肯为儿女姿。

那忧霜贸贸,未喜日迟迟。

难与夏虫语,永无秋实悲。

谁知此植物,亦解秉天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和黄鲁直效进士作二首(其二)款寨来享

蠢尔氐羌国,天诛亦久稽。

既能知面内,不复议征西。

斥堠销兵火,边城息鼓鼙。

输忠修贡职,弃过为黔黎。

雪满流沙静,云沉太白低。

巍巍二圣治,盛德古难齐。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

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

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

短衫压手气横秋,更著仙人紫绮裘。

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

诗无定律君应将,醉有真乡我可侯。

且倒馀樽尽今夕,睡蛇已死不须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