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锦窠花朵灯业醉,翠叶眉稠裛露垂。
莫引美人来架下,恐惊红片落燕支。
此诗描绘了一幕春夜宴饮之景。"锦窠花朵灯业醉",可见主人公在华丽的帐中沉浸于酒意和盛开的蔷薇花的芬芳之中。一旁的翠叶似乎也带着露珠,与眉毛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细腻的情境。
"莫引美人来架下,恐惊红片落燕支"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心。他担忧若是惊扰了这份宁静,或许会让那轻盈如燕的花瓣坠落,从而打破这难得的和谐。这里的“美人”既可以指代蔷薇花,也可能暗喻宴席间的佳人,增添了一层深意。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忧伤和对脆弱美好的保护心理。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字。畅上言“定秦”乃匠名,由是议息。为皇太子僚属。云安公主出降,畅为傧相,才思敏捷,应答如流。因吴语为宋若华所嘲,作《嘲》一诗。后官凤翔少尹。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剑阁门西第一峰,道陵成道有高踪。
行人若上升仙处,须拨白云三四重。
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
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
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
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