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春霁

宿雨洗秦树,旧花如新开。

池边草未乾,日照人马来。

马蹄踏流水,渐渐成尘埃。

鸳鸯不敢下,飞绕岸东西。

此地喧仍旧,归人亦满街。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夜的雨水洗净了秦地的树木,旧日的花朵仿佛重新绽放。
池塘边的草还没有完全干透,阳光照射下马儿正驰骋而来。
马蹄踏过流水,声音渐远,最终化为尘埃。
鸳鸯鸟不敢轻易落下,只在岸边飞翔,时而在东,时而在西。
这里依旧热闹喧嚣,归乡的人们也充满了街道。

注释

宿雨:一夜的雨水。
秦树:秦地的树木。
旧花:旧日的花朵。
新开:仿佛重新绽放。
池边:池塘边。
草未乾:草还没有完全干透。
日照:阳光照射。
人马:马儿。
马蹄:马蹄。
踏流水:踏过流水。
尘埃:化为尘埃。
鸳鸯:鸳鸯鸟。
不敢下:不敢轻易落下。
岸东西:岸边飞翔,时而在东,时而在西。
此地:这里。
喧仍旧:依旧热闹喧嚣。
归人:归乡的人们。
满街:充满了街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雨后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开篇“宿雨洗秦树”即设定了一个清新的场景,昨夜的雨水洗净了秦地的树木,让它们显得更加鲜活。紧接着,“旧花如新开”则增添了一抹生机,仿佛连花朵也被这场雨水唤醒,重新绽放。

“池边草未乾,日照人马来”中,诗人细致地描写了池畔的草木还未干透,但阳光已经洒落,驱散了阴霾,为即将到来的行人和马匹铺设了一幅温暖的画面。

“马蹄踏流水,渐渐成尘埃”则转换了场景,从静谧走向动态,马蹄踏在池塘边缘的水中,激起一片波纹,最终又归于平淡,水珠在阳光下逐渐消散,化作尘埃。这不仅是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也暗示了时间流逝与世事无常。

“鸳鸯不敢下,飞绕岸东西”中的鸳鸯因马蹄激起的水花而不敢降落,只能在池塘两岸上空中盘旋。这一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界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传递了一种生灵对突变的警觉与退避。

最后,“此地喧仍旧,归人亦满街”则将视角拉回至人间活动,尽管雨后天气清新,但市集之地依旧热闹,人们的生活和行走如常。这不仅是对自然恢复本色的描绘,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共存共融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雨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间活动的深刻观察,以及对生活中平凡而美好瞬间的珍视。

收录诗词(66)

刘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有感

弓剑不自行,难引河湟思。

将军半夜饮,十里闻歌饮。

高门几世宅,舞袖仍新赐。

谁遣一书来,灯前问边事。

形式: 古风

江村

江水灌稻田,饥年稻亦熟。

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

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

四邻不相离,安肯去骨肉。

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

纵使富贵还,交亲几坟绿。

形式: 古风

别道者

自君入城市,北邙无新坟。

始信壶中药,不落白杨根。

如何忽告归,蕣华还笑人。

玉笙无遗音,怅望缑岭云。

形式: 古风

励志

白发岂有情,贵贱同日生。

二轮不暂驻,似趁长安程。

前堂吹参差,不作缑山声。

后园植木槿,月照无馀英。

及时立功德,身后犹光明。

仲尼亦为土,鲁人焉敢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