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二十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语事时。

天若可升非待劝,神如无验不须祈。

人当堂上易施设,事过面前难改移。

世盛世衰非一日,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欧阳修并不是因为喜欢写诗,而是诗是他表达事情的方式。
如果天可以轻易提升,就不需要别人的鼓励;如果神明的效验无需祈求,就不必去祈祷。
人在当权时容易做出决定,但事情过后很难改变。
世界的兴衰并非一朝一夕,欧阳修并不是因为喜欢写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爱吟诗:喜欢写诗。
语事时:表达事情的时候。
天若可升:如果天能轻易提升。
待劝:需要别人的鼓励。
神如无验:如果神明的效验。
不须祈:不必祈求。
人当堂上:人在有权势的时候。
易施设:容易做出决定。
事过面前:事情过去后。
难改移:难以改变。
世盛世衰:世界的兴盛与衰落。
非一日:不是一天形成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二十六)》,主要通过诗人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对世间事理的见解。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不是单纯为了爱好而写诗,而是诗作为他表达思想和讲述事物的一种方式。接下来的两句“天若可升非待劝,神如无验不须祈”,强调了人的自我提升和个人信念的力量,认为天道自然运行,无需外在劝勉,神明的存在与否也不必过分祈求。

第三句“人当堂上易施设”意指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处理事情,然而“事过面前难改移”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困难,即事情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改变。最后两句“世盛世衰非一日,尧夫非是爱吟诗”总结全诗,指出世事的兴衰并非一蹴而就,诗人写诗也只是他观察和记录生活的一个途径,并非仅限于盛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含哲理,体现了邵雍诗作的理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二十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墨时。

十室邑中须有信,三人行处岂无师。

谋谟不讲还疏略,思虑伤多又忸怩。

机会失时寻不得,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无奈时。

眼下见荣还见辱,心中疑是又疑非。

上阳宫殿空遗堵,金谷园林但落晖。

天若有言人可问,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十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渐老时。

每用风骚观物体,却因言语漏天机。

林间车马自稀到,尘外杯觞不浪飞。

六十一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为见圣贤兴有时。

日月星辰尧则了,江河淮济禹平之。

皇王帝伯经褒贬,雪月风花未品题。

岂谓古人无阙典,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