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十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渐老时。

每用风骚观物体,却因言语漏天机。

林间车马自稀到,尘外杯觞不浪飞。

六十一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是喜欢写诗,写诗是他随着年岁增长而逐渐养成的习惯。
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观察世间万物,但有时会不慎泄露天机。
在山林间,来访的车马稀少,远离尘世的宴饮也不随意举行。
作为六十一岁的平静之人,他并非仅仅是因为喜好才吟诗作赋。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非是:并非只是。
爱吟诗:热爱写诗。
渐老时:随着年龄的增长。
风骚:泛指文学才华,这里指《诗经》和《楚辞》。
物体:世间万物。
言语:言辞、话语。
天机:深奥的道理或秘密。
林间:山林之中。
车马:来访的客人。
稀到:很少到来。
尘外:世俗之外。
杯觞:饮酒的器具,代指宴饮。
浪飞:随意飞溅、散乱。
无事客:无所事事的人,此处指欧阳修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十二)》,邵雍以诗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诗人自述并非单纯喜好吟咏诗歌,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诗成为了他观察世界、体悟人生的一种方式。他通过诗来表达对事物的见解,同时意识到言辞中可能泄露天机,暗示了他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追求。

接下来两句“每用风骚观物体,却因言语漏天机”进一步阐述了诗的作用,诗人运用《诗经》和《楚辞》等经典文学作品的风格(风骚)去观察世间万物,但同时也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可能会无意中揭示出一些超越言语的深层道理。

后两句“林间车马自稀到,尘外杯觞不浪飞”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诗人选择在林间过着简朴的生活,车马来访稀少,饮酒也只是在心灵超脱世俗纷扰之后的闲适之举。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自己“六十一年无事客”,表明他一生平静无波,而“尧夫非是爱吟诗”则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总结,即诗歌并非生活的全部,而是他晚年生活的一种自然流露。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邵雍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为见圣贤兴有时。

日月星辰尧则了,江河淮济禹平之。

皇王帝伯经褒贬,雪月风花未品题。

岂谓古人无阙典,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十九)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笔逸时。

苍海有神搜鲸鲵,陆沉无水藏蛟螭。

岌嶪五千仞华岳,汪洋十万顷黄陂。

都与收来入近题,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八十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忍时。

戾气中人为疾病,和风养物号清微。

世情非利莫能动,士节待穷然后知。

尚口乃穷非我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三十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半老时。

肥遁虽无润屋物,劳谦却有克家儿。

筋骸幸且粗康健,谈笑不妨闲滑稽。

六十二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