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蜀公挽诗(其二)

仁人宜有勇,无欲故能刚。

凛凛回天力,危危极谏章。

一言扶日御,万古正乾纲。

首犯龙鳞意,渊衷亮未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有德行的人应该有勇气,因为无欲才能刚毅。
他的威严能震撼天地,他的直言进谏极其危险却坚定。
他的话语如同支撑太阳的支柱,永恒地维护着公正的原则。
他敢于触犯权威,内心深处对光明磊落的信念从未忘记。

注释

仁人:有道德、品德高尚的人。
勇:勇气。
无欲:没有私欲。
刚:刚强。
凛凛:威严的样子。
回天力:改变天象的力量,比喻影响力极大。
危危:危险而坚定。
极谏章:极为直率的劝谏。
一言:一句话。
扶日御:支撑和引导太阳,比喻影响重大。
正乾纲:维护公正的法则。
首犯龙鳞:触犯龙颜,古代比喻冒犯君主或权威。
渊衷:深藏在心中的。
亮未忘:光明的信念并未忘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廌所作,名为《范蜀公挽诗(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通过歌颂仁人应具备的勇气和刚毅之心,表达了对理想领袖形象的追求。

首句“仁人宜有勇,无欲故能刚”表明了一位理想中的仁者应当具有勇敢和坚定不移的品质,这种品质源自于无私的愿望与清廉的心志。接下来的“凛凛回天力,危危极谏章”则描绘了这种刚正之人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发挥出超凡脱俗的力量,勇于直言不讳,以至于极尽劝谏之意。

第三句“一言扶日御,万古正乾纲”强调了一句话就能扶持天子,保持国家政权的稳定,这里的“乾纲”指的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秩序。紧接着,“首犯龙鳞意,渊衷亮未忘”则表明了诗人对于那些敢于触碰权贵、直言真相的人怀有敬意,并且将这种忠诚和正直之心视为宝贵的品质。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理想化身的赞颂,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政治清廉与个人品德的重视。通过对“仁人”的描绘,李廌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于理想政治境界和个人的道德期待。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范蜀公挽诗(其七)

关雎久盈耳,魏阙亦游心。

不废江湖乐,亲调钟磬音。

九重初击拊,千代正哇淫。

器在人亡矣,哀哉泪满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范蜀公挽诗(其五)

直气犯荆舒,承明下玉除。

禁林馀谏藁,蜀道拥安车。

自谓三宜去,吾知众莫如。

谁为忠义传,事事举堪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范蜀公挽诗(其六)

嗣皇思故老,趣诏侍筵经。

驷马空频驾,高鸿本自冥。

苍生虽绝望,盛德愈流馨。

出处俱全节,辉光并日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范蜀公挽诗(其三)

庆宁虽首议,濮庙一何公。

君子初无党,贤臣惟尽忠。

死生全大节,社稷倚元功。

疾彼梁丘子,依违秪尚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