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仁人宜有勇,无欲故能刚。
凛凛回天力,危危极谏章。
一言扶日御,万古正乾纲。
首犯龙鳞意,渊衷亮未忘。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廌所作,名为《范蜀公挽诗(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通过歌颂仁人应具备的勇气和刚毅之心,表达了对理想领袖形象的追求。
首句“仁人宜有勇,无欲故能刚”表明了一位理想中的仁者应当具有勇敢和坚定不移的品质,这种品质源自于无私的愿望与清廉的心志。接下来的“凛凛回天力,危危极谏章”则描绘了这种刚正之人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发挥出超凡脱俗的力量,勇于直言不讳,以至于极尽劝谏之意。
第三句“一言扶日御,万古正乾纲”强调了一句话就能扶持天子,保持国家政权的稳定,这里的“乾纲”指的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秩序。紧接着,“首犯龙鳞意,渊衷亮未忘”则表明了诗人对于那些敢于触碰权贵、直言真相的人怀有敬意,并且将这种忠诚和正直之心视为宝贵的品质。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理想化身的赞颂,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政治清廉与个人品德的重视。通过对“仁人”的描绘,李廌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于理想政治境界和个人的道德期待。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关雎久盈耳,魏阙亦游心。
不废江湖乐,亲调钟磬音。
九重初击拊,千代正哇淫。
器在人亡矣,哀哉泪满襟。
直气犯荆舒,承明下玉除。
禁林馀谏藁,蜀道拥安车。
自谓三宜去,吾知众莫如。
谁为忠义传,事事举堪书。
嗣皇思故老,趣诏侍筵经。
驷马空频驾,高鸿本自冥。
苍生虽绝望,盛德愈流馨。
出处俱全节,辉光并日星。
庆宁虽首议,濮庙一何公。
君子初无党,贤臣惟尽忠。
死生全大节,社稷倚元功。
疾彼梁丘子,依违秪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