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录事赴饶州

北人南去雪纷纷,雁叫汀沙不可闻。

积水长天随远客,荒城极浦足寒云。

山从建业千峰出,江至浔阳九派分。

借问督邮才弱冠,府中年少不如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北方人南下时雪花纷飞,雁鸣声在沙滩上几乎听不见。
广阔的水面连着遥远的天空,荒凉的城市和水边的尽头都是寒冷的云层。
山峦从建业起始,千峰相连;江水流经浔阳,分成九条支流。
请问年轻的督邮,你年纪轻轻就已才华出众;府中的年轻人,都不如你啊。

注释

北人:北方的人。
南去:向南去。
雪纷纷:雪花飘落的样子。
雁叫:大雁的叫声。
汀沙:水边的沙滩。
不可闻:听不见。
积水:广阔的水面。
长天:无尽的天空。
远客:远方的旅人。
荒城:荒废的城市。
极浦:水边的尽头。
寒云:寒冷的云层。
建业:古代南京的别称。
千峰:众多的山峰。
浔阳:古代九江的别称。
九派:长江的九条支流。
督邮:古代官职,负责地方文书传递。
才弱冠:年纪轻轻就有才华。
府中:官府之中。
年少:年轻人。
不如君:比不上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去的旅人在雪花纷飞中离别的情景。开篇“北人南去雪纷纷”即设定了寒冷的季节背景和人物的行动方向,给人以一种萧索孤寂之感。而“雁叫汀沙不可闻”则通过听觉的缺失,增强了远行者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渺小。"积水长天随远客"一句,以壮阔的景象表达了旅人的孤独和遥远的目的地。"荒城极浦足寒云"更是将这种孤寂推到了极致,荒凉的城郭与脚下的寒冷交织出一种深深的凄凉。

中间两句“山从建业千峰出,江至浔阳九派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旅人的行进置于壮丽的山水之中,同时也映射出了旅途的艰辛与复杂。这里的“建业”和“浔阳”指的是古地名,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后两句“借问督邮才弱冠,府中年少不如君”则转向人际关系的表达。诗人通过对李录事的提问,赞扬其才能出众,超越了同辈。这里的“弱冠”指的是年轻时期,而“府中年少”则是相对于李录事而言的其他年轻人。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肯定和敬佩,也体现出了诗人自己可能的自谦或是对友人才能的仰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旅人离别时的孤独与凄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形式: 五言律诗

送郑员外入茅山居

但见全家去,宁知几日还。

白云迎谷口,流水出人间。

冠冕情遗世,神仙事满山。

其中应有物,岂贵一身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客

旗鼓军威重,关山客路赊。

待封甘度陇,回首不思家。

城下春山路,营中瀚海沙。

河源虽万里,音信寄来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

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

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