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七一)

我见世间人,茫茫走路尘。

不知此中事,将何为去津。

荣华能几日,眷属片时亲。

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我看见世间的众人,如同尘土般在世间忙碌奔波。
他们不明白生活的真谛,不知道要去何处寻找方向。
荣华富贵能维持多久,亲人朋友只是片刻亲近。
即使拥有千金财富,也不如在林下过着清贫的生活更让人向往。

注释

茫茫:形容众多、纷繁。
走路尘:比喻世人忙于生活,像尘土一样四处奔波。
此中事:指生活的真谛或人生的意义。
去津:寻找方向或出路。
荣华:指富贵、荣耀。
眷属:家人、亲属。
千斤金:极言财富之多。
林下贫:指隐居生活,虽贫而心境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观察世间人的忙碌无序,表达了自己对于物质追求和社会名利的淡然。"茫茫走路尘"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尘世中的奔波劳累,而"不知此中事, 将何为去津"则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忙碌无目的生活的困惑与不解。

接着,"荣华能几日,眷属片时亲"这两句表达了对于荣华富贵和家庭团聚的珍惜,但同时也感受到这些美好事物的短暂和脆弱。最后,"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则是诗人内心真实的呼声,宁愿选择一种简单、清贫但自由自在的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世间喧嚣与个人内心所向,传达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和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七二)

自闻梁朝日,四依诸贤士。

宝志万回师,四仙傅大士。

显扬一代教,作时如来使。

造建僧伽蓝,信心归佛理。

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

与道殊悬远,折西补东尔。

不达无为功,损多益少利。

有声而无形,至今何处去。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一七四)

养女畏太多,已生须训诱。

捺头遣小心,鞭背令缄口。

未解乘机杼,那堪事箕帚。

张婆语驴驹,汝大不如母。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七五)

秉志不可卷,须知我匪席。

浪造山林中,独卧盘陀石。

辩士来劝余,速令受金璧。

凿墙植蓬蒿,若此非有益。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七八)

报汝修道者,进求虚劳神。

人有精灵物,无字复无文。

呼时历历应,隐处不居存。

叮咛善保护,勿令有点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