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为悼念邹将军而作,表达了对邹将军忠诚与节操的深深敬意。首句“为臣岂欲国倾危”揭示了将军作为忠臣,绝非愿意国家陷入危难之中,体现出其高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次句“莫把天戈挽落晖”暗示将军虽有挽救危局之心,但已无力回天,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悲壮。
“一死得埋元氏土,寸心无愧首阳薇”两句,通过“元氏土”象征故国,表达邹将军愿以一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而“首阳薇”则借用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象征坚守节操,表明将军内心坦荡,无愧于高尚的道德标准。
“安居食禄当时贵,守节酬恩此日稀”两句,对比了过去享受荣华富贵与今日守节尽忠的境遇,强调了邹将军在危难时刻选择忠诚的可贵。
最后,“老我尝从大夫后,题诗为尔泪沾衣”表达了诗人自己对邹将军的敬仰,以及为他的离世而感伤,泪水沾湿衣襟,情感真挚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情的笔触,展现了邹将军的忠贞气节和诗人对其的哀思,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