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契丹出境将议回銮五言六韵诗

戎辂巡河右,天威詟鬼方。

五营开细柳,三令凛飞霜。

氛祲消千里,声名耀八荒。

灵旗风助顺,黄道日呈祥。

偃革边关静,回銮海县康。

欣陪从臣末,归跸奉高骧。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大军巡行黄河之西,天威震慑四方鬼魅。
五个军营驻扎在细柳,严令如霜,肃杀无比。
乌云散去千里晴空,声威远播八荒之地。
神灵之旗借风势,黄道之上显吉祥。
战争平息边境安宁,皇帝返回,海县安康。
我欣喜地跟随群臣末席,归途昂首,尊贵归来。

注释

戎辂:大军。
河右:黄河之西。
天威:皇帝的威严。
詟:震慑。
五营:五个军营。
细柳:地名,此处指军营。
凛:严寒,严肃。
飞霜:严令如霜。
氛祲:乌云、阴霾。
消:驱散。
八荒:极远的地方。
灵旗:象征神灵的旗帜。
黄道:古人认为吉利的天象。
呈祥:显示吉祥。
偃革:停止战争。
边关:边境。
静:安宁。
回銮:皇帝返回。
海县:泛指沿海地区。
康:安康。
归跸:皇帝回宫。
高骧:昂首疾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边关之战的胜利场景,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开篇“戎辂巡河右,天威詟鬼方”两句,设定了战争发生在北国边疆的情景,“戎辂”指军队的车辂,“巡河右”则是描述军队行进于河流之右的壮观场面;“天威詟鬼方”则表现出军队所向披靡,鬼神也为之震慑。

接下来的“五营开细柳,三令凛飞霜”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其中“五营开细柳”可能暗示军队在某处集结,而“三令凛飞霜”则形容战事紧急,如同寒风凛烈般。

“氛祲消千里,声名耀八荒”两句,则是对胜利后影响的描述。“氛祲”指的是战争中敌军的气势被一扫而空,“声名耀八荒”则表明战胜之后,威震四方,声名远播。

“灵旗风助顺,黄道日呈祥”两句,是对战争胜利后形势的描绘。“灵旗”指的是军队中的神圣旗帜,“风助顺”则可能暗示天气有利于我军,“黄道日呈祥”则是表现出太阳照耀,预示着吉祥之兆。

“偃革边关静,回銮海县康”两句,是对战争结束后的和平场景的描绘。“偃革”指的是武器被收藏起来,“边关静”表明边疆安宁;“回銮”是返回的意思,“海县康”则表现出地方得到了安康。

最后,“欣陪从臣末,归跸奉高骧”两句,是对君主与臣子共同庆祝胜利的情景。“欣陪”表达的是陪伴君上的快乐心情,“从臣末”可能是指作为臣子的作者自己;“归跸奉高骧”则表现出返回京城后,向君上报告军事的场面。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前后的不同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边疆战争的胜利,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安宁和君臣同庆的喜悦。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宗人大著令问通判广州

兰台大著作,族派共关西。

南海分忧寄,东门叙解携。

离城冲腊雪,宿馆听晨鸡。

画鹢江波远,鸣驺岭路迷。

陆梅香已尽,越鸟暖初啼。

入境风生扇,行春柳拂堤。

杀青前事在,饮水古人齐。

卧理应多暇,无忘寄尺题。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枢密王左丞宅新菊

中枢多暇日,小圃占秋光。

雕玉新成槛,繁金乍泛觞。

陶篱侵柳色,罗宅掩兰芳。

芝影连虚室,萱丛接后堂。

傅岩犹借雨,丰岭未飞霜。

温树遍分荫,芸签亦斗香。

交枝迷露井,坠叶点横塘。

桐录知延寿,千龄奉紫皇。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郑漙赴汀州判官

家近祝融峰,登科遇至公。

悲秋双鬓改,佐幕十年中。

食檗心常苦,占蓍命未通。

瓯闽路虽远,荆楚俗多同。

投刃应馀地,当樽莫暂空。

援毫如草檄,又是愈头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前槛十二韵

前槛琼钩挂,深房斗帐褰。

梨花飞白雪,蕙草吐青烟。

彩凤依珠树,神龙护玉莲。

惊禽时格磔,戏蝶自翩翾。

度绣金针涩,迷钩画蜡煎。

怨眉颦翠羽,危涕迸朱弦。

远信三年字,空庭尺五天。

行云愁梦彻,初日妒妆妍。

织为回文乱,鬟非堕马偏。

风车来未定,月杵望长悬。

宝鉴肠空断,银潢眼欲穿。

曾波自东注,微意若为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