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奉教作

黄叶秋风起,苍葭晓露团。

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

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

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秋风吹过,黄叶飘落,清晨芦苇上凝结着露珠。
白鹤的鸣叫预示着季节的变换,大雁准备飞越寒冷的天际。
明亮的月光如同打开的宝匣,云彩般的冠饰仿佛挂在天空。
举杯对明月,高雅的宴会中洋溢着余兴未尽的欢乐。

注释

黄叶:秋天落叶。
秋风:秋季的风。
苍葭:芦苇。
晓露:清晨的露水。
鹤鸣:鹤的叫声。
警候:警示季节变化。
雁:大雁。
凌寒:冒着寒冷。
月镜:明亮的月亮。
开匣:打开的盒子。
云缨:像云彩的冠饰。
缀冠:装饰在头上的。
清尊:清酒。
旻序:天空或星空。
高宴:盛大的宴会。
馀欢:剩余的欢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通过黄叶和秋风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苍葭晓露团"则是对早晨草上的露水的形容,这些细节都为画面增添了生动感。

诗人在"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中展现了秋季的象征——鹤和大雁,它们的叫声似乎预示着更深的寒冷即将到来。这里的"警候"暗含着时光流转、季节更迭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写,月亮如同打开的匣中宝物一般明净,而云缕则像是在头顶编织成一条飘逸的丝带。这些形象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致,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最后两句"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描绘了一场高雅的宴席,诗中的"清尊"和"高宴"都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精神愉悦的氛围。"旻序"可能是指宴席上的酒杯或是排列整齐的筷子,而"馀欢"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场合下所感受到的悠然自得和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情怀。

收录诗词(213)

李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字:巨山
  •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 生卒年:644~713

相关古诗词

列辟鸣鸾至,惟良佩犊旋。

带环疑写月,引鉴似含泉。

入梦华梁上,含锋彩笔前。

莫惊开百鍊,特拟定三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十一月奉教作

凝阴结暮序,严气肃长飙。

霜犯狐裘夕,寒侵兽火朝。

冰深遥架浦,雪冻近封条。

平原已从猎,日暮整还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十二月奉教作

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

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

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

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又送别

岐路方为客,芳尊暂解颜。

人随转蓬去,春伴落梅还。

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

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