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简池呈元质进孺二首(其一)

持此迂愚漫浪身,忍惭一出竟何营。

枕边客意兼寒意,门外溪声似雨声。

易办蓬蒿三亩宅,可无藜苋一杯羹。

青衫岂是官人样,白鸟私忧说败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带着这愚蠢放荡的身躯,我忍着羞愧出门,究竟追求什么?
枕边的旅人情绪和寒冷交织,门外溪水声仿佛雨声滴滴答答。
简陋的三亩田足以建屋,一顿粗茶淡饭也能满足。
朴素的青衫怎能代表官员的身份,白鸟私下忧虑的是背叛了盟约。

注释

持:带着。
此:这。
迂愚:愚蠢。
漫浪:放荡。
忍惭:忍受羞愧。
竟:究竟。
何营:追求什么。
兼:交织。
寒意:寒冷的情绪。
似:仿佛。
易办:简单建造。
蓬蒿:野草。
藜苋:野菜。
一杯羹:一顿饭。
岂:怎能。
官人样:官员的身份象征。
白鸟:比喻忠诚的人。
私忧:私下忧虑。
败盟:背叛盟约。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淡泊名利、隐居田园之志的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持此迂愚漫浪身"一句,表明诗人自视为愚钝不羁之人,以这种心境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这是古代文人常有的隐逸情怀,通过这样的自我定位,展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忍惭一出竟何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过去可能参与过的世事感到羞愧和迷茫,一种无所适从的情绪。这两句交织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困惑。

"枕边客意兼寒意,门外溪声似雨声"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孤寂感受。枕边的客愍,与门外的溪水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凄凉的情境。

"易办蓬蒿三亩宅,可无藜苋一杯羹"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蓬蒿即是蓬草,代指简陋的居所;藜苋是一种野菜,象征着贫寒而清贫的生活。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青衫岂是官人样,白鸟私忧说败盟"这两句则带有一定的哀愁。青衫可能指的是平民百姓的衣着,与官人不同;而白鸟,则常常象征着孤独与思念。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抒发了对往昔某种盟约或誓言的怀念和失落感。

整首诗以其深婉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勾勒出了一位隐逸者在自然界中寻找心灵寄托的生活画面。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招黄太博饮

从来官职惯如冰,便是青衫行脚僧。

去岁离家今日是,故人招隐几时能。

早衰须鬓逢人问,太拙形模引世憎。

均在客中谁作伴,如何不共醉腾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枕上

欲问更长短,江村无鼓鼙。

客怀如酒病,秋夜与年齐。

被冷失孤蝶,霜清闻远鸡。

终年为荡子,尺纸愧山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枢相游吴园再用前韵

等閒驱雪作晴天,夹道从公立万弮。

白甚自矜梅淡伫,青回稍觉麦芊绵。

不知今夕真何夕,共说明年是好年。

舐鼎恐无鸡犬分,一江还我捕鱼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泊采石二首(其二)

江头杨柳浅于金,泽国馀寒春未深。

才见桃花能慰眼,便同踯躅每伤心。

琼枝璧月自惆怅,山色潮声无古今。

閒访阇黎倒戈地,正应汉德有讴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