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鲍黄门辉词(其一)

万里从龙狩北荒,尘沙猎猎塞云黄。

自挥宝剑长驱虎,忍向穹庐学射獐。

清血凄凄成碧草,精忠耿耿凛秋霜。

九原若遇冯长乐,应愧当年拜德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鲍黄门辉词(其一)》由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通过对鲍黄门辉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

首联“万里从龙狩北荒,尘沙猎猎塞云黄”,以壮阔的场景开篇,描述了鲍黄门辉远赴边疆,为国效力的英勇事迹。万里之遥,北荒之地,尘沙漫天,塞外云色苍黄,既渲染了边疆的辽阔与险峻,也暗含了主人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颔联“自挥宝剑长驱虎,忍向穹庐学射獐”,进一步刻画了鲍黄门辉的英雄形象。他手持宝剑,勇猛无畏地追逐猛虎,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力量;同时,他拒绝向敌方学习射獐之术,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坚守,不屈服于任何威胁。

颈联“清血凄凄成碧草,精忠耿耿凛秋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鲍黄门辉高尚品德的赞美。他的鲜血化作了碧绿的草色,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不朽;而他的忠诚与正直,如同秋霜般坚定而凛然,永不褪色。

尾联“九原若遇冯长乐,应愧当年拜德光”,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鲍黄门辉的敬仰之情。如果在九泉之下再遇到冯长乐这样的贤者,鲍黄门辉应当会感到羞愧,因为他认为自己所做的已经足够伟大,足以与冯长乐这样的先贤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鲍黄门辉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高尚人格的高度赞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鲍黄门辉英勇事迹和高尚品德的深切缅怀,同时也传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忠诚的崇高精神。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挽鲍黄门辉词(其二)

落日风吹战血腥,黑云惨澹压边城。

祗知大义千钧重,直视微躯一羽轻。

死去无惭周富子,生还不似汉苏卿。

英魂不共阴飙散,愿化欃枪堕敌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任丘胡教谕

寒云酿雪正沉沉,尊酒离亭思不禁。

西蜀久鸣芹泮铎,北河又鼓杏坛琴。

家声好阐苏湖教,道学须探濂洛心。

去去莫嗟官况冷,三鳣会见集堂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谒岳武穆王庙用赵子昂韵

两都兵后黍离离,谁念天潢国势危。

铁骑正谋探虎穴,金牌连召仆牙旗。

黄龙痛饮空遗恨,赤县分崩竟莫支。

欲吊忠魂何处是,淡烟衰草总含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日行台书怀

凉透疏棂暑气微,倚阑无语对斜晖。

岁华冉冉嗟将老,心事悠悠怅屡违。

自道退之偏致谤,谁怜伯玉渐知非。

行台袖却屠龙手,坐看群鸢竞鼠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