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泗洲塔

十年前事已悠哉,旋被钟声早暮催。

明月似师生又没,白云如客去还来。

烟笼瑞阁僧经静,风打虚窗佛幌开。

惟有南边山色在,重重依旧上高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十年前的往事已经遥远,很快就被早晚的钟声催促。
明亮的月亮像老师一样时隐时现,洁白的云彩像客人一样来去自如。
烟雾笼罩着吉祥的楼阁,僧人诵经的声音显得格外宁静,风吹过空荡的窗户,佛帘轻轻摇曳。
只有南边的山色依然如故,层层叠叠,我依然登上高台眺望。

注释

十年前事:过去的回忆。
悠哉:遥远而久远。
旋:立刻。
钟声:寺庙的钟声。
明月:明亮的月亮。
生:生活或比喻老师。
没:消失。
客:比喻云彩。
瑞阁:吉祥的楼阁。
经静:诵经安静。
虚窗:空荡的窗户。
佛幌:佛像前的帘幕。
南边山色:南方的山景。
重重:层层叠叠。
依旧:仍然。
高台:高处的平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十年前事已悠哉,旋被钟声早暮催"表达了时间流逝,往事如烟,而钟声则是提醒人们时间不待人的象征。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光易逝的无情。

"明月似师生又没,白云如客去还来"这两句诗,运用自然景物作为比喻,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月亮像老师一样在不停地教诲,白云则如同过客一般,随风而去又复返。

"烟笼瑞阁僧经静,风打虚窗佛幌开"通过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景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烟雾缭绕的楼阁中有僧侣在沉静地诵经,而风吹过空旷的窗户时,佛幌随之摇曳。

"惟有南边山色在,重重依旧上高台"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不变的眷恋。尽管世事万象,但唯独那南方山脉的颜色依然如故,诗人仍旧登上高台去寻找那些不变的东西。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超脱尘世的哲思。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题南寺

久别猿啼寺,流年劫逝波。

旧僧归塔尽,古瓦长松多。

壁藓昏题记,窗萤散薜萝。

平生英壮节,何故旋消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福州天王阁

绝境宜栖独角仙,金张到此亦忘还。

三门里面千层阁,万井中心一朵山。

江拗碧湾盘洞府,石排青壁护禅关。

有时海上看明月,辗出冰轮叠浪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僧壁

香厨流瀑布,独院锁孤峰。

绀发青螺长,文茵紫豹重。

卵枯皆化燕,蜜老却成蜂。

明月留人宿,秋声夜著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阆苑瑶台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

新声乍警初零露,折羽闲飞几片霜。

要伴神仙归碧落,岂随龟雁住方塘。

三山顶上无人处,琼树堪巢不死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