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蕲簟与蒲传正

兰溪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箸排霜脊。

千沟万缕自生风,入手未开先惨慄。

公家列屋闲蛾眉,珠帘不动花阴移。

雾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局坐弹棋。

东坡病叟长羁旅,冻卧饥吟似饥鼠。

倚赖春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

火冷灯青谁复知,孤舟儿女自嚘咿。

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

愿君净埽清香阁,卧听风漪声满榻。

习习还从两腋生,请公乘此朝阊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似乎在描述一种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兰溪美箭不成笛”这一句,通过对“美箭”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东西虽美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感慨。接下来的“离离玉箸排霜脊”,则是对寒冷天气中玉箸(一种用玉制成的筷子)的生动描绘。

“千沟万缕自生风,入手未开先惨慄”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来形容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里的“风”可能象征着变化莫测的命运。

接下来的几句:“公家列屋闲蛾眉,珠帘不动花阴移。雾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局坐弹棋。”则是对一个富贵人家的宁静生活场景的描绘,但其中透露出一种隔绝与冷清。

诗人的情感在“东坡病叟长羁旅,冻卧饥吟似饥鼠”这两句中有所体现,表现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旅途中的不适。接着是“倚赖春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通过对自然变化的描述,表达了对温暖生活的渴望。

“火冷灯青谁复知,孤舟儿女自嚘咿”两句,描绘了一种孤独和无人理解的境况。诗中“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则是对天气变化的诉说,以及对生活艰辛的一种无奈。

最后,“愿君净埽清香阁,卧听风漪声满榻。习习还从两腋生,请公乘此朝阊阖。”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得到一处安静美好的居所,并且在那里享受自然之美,同时也是一种对友人的邀请,希望能共度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对生活、自然和美好的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

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浅滩。

清池上几案,碎月落杯盘。

老去怀三友,平生困一箪。

坚姿聊自儆,秀色亦堪餐。

好去髯卿舍,凭将道眼看。

东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寄友(其一)

忆子自昔乘羊车,数月不见今何如。

潭边日日看流水,恐有溯流双鲤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寄友(其二)

君家竹好别来久,有客解道今平安。

最忆窗西万竿绿,几番清影上儒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寄友(其三)

河南桥头旧酒垆,酒边曾共歌乌乌。

高楼百尺应频上,还有诗人共醉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