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染亦不可成,画亦不可得。
苌弘未死时,应无此颜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境况。"染亦不可成,画亦不可得"表达了对某种东西无法达到的强烈渴望,这种东西可能是一种情感、一种状态或者是一种美好的愿景,但却始终如同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
"苌弘未死时,应无此颜色"这句话中,“苌弘”通常指的是古代的名医。这里似乎在说,如果是当年那位伟大的医生还在世的话,他也无法解释现在所呈现出的这种状况或颜色。这不仅表明了这种状况的罕见和异常,也隐含着对过去的怀念与现在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无法达成的深刻感慨,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哀伤。语言简洁而深邃,每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
不同天下人为非,兄弟相看自为是。
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
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一棹归何处,苍茫落照昏。
无人应失路,有树始知春。
湖岸春耕废,江城战鼓喧。
儒冠解相误,学剑尽乘轩。
柳弱风长在,云轻雨易休。
不劳芳草色,更惹夕阳愁。
万里独归去,五陵无与游。
春心渐伤尽,何处有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