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

如练如霜乾复轻,西风处处拂江城。

长垂钓叟看不足,暂泊王孙愁亦生。

好傍翠楼装月色,枉随红叶舞秋声。

最宜群鹭斜阳里,闲捕纤鳞傍尔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月光皎洁如霜又轻盈,西风吹过江城各处。
老钓翁长久驻足观看,游子暂时停泊也添忧愁。
月光映照翠楼景色美,红叶随风飘舞秋意浓。
夕阳下群鹭悠闲游弋,我愿伴你身旁捕鱼忙。

注释

如练:比喻月光皎洁。
如霜:形容月光洁白如霜。
乾复轻:轻盈如干冰。
西风:秋季的风。
拂江城:吹过江边的城市。
垂钓叟:垂钓的老者。
看不足:看不够。
王孙:古代对贵族青年的称呼,此处泛指游子。
愁亦生:愁绪油然而生。
翠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装月色:装饰着月光。
枉随:徒然跟随。
红叶舞:红叶随风飘舞。
群鹭:一群白鹭。
闲捕:悠闲地捕捉。
纤鳞:细小的鱼。
傍尔行:陪伴在你身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开篇“如练如霜乾复轻”写出了秋天的萧瑟景象,给人以清凉脱俗之感。紧接着“西风处处拂江城”则是从听觉上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清晨的微风轻拂过江边小镇的声音。

诗人通过“长垂钓叟看不足,暂泊王孙愁亦生”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长垂钓叟”是指垂钓老翁,即隐居的渔夫,而“王孙”则通常指代贵族子弟,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即便是高贵身份,也难以避免忧愁。

接下来的“好傍翠楼装月色,枉随红叶舞秋声”展示了诗人对美景的享受和感悟。“翠楼”通常指代高雅的建筑,而这里则是用来欣赏月色的场所;“红叶”象征着秋天的丰硕与绚丽,诗人在其中随意舞动,似乎是在跟随自然的声音起舞。

最后,“最宜群鹭斜阳里,闲捕纤鳞傍尔行”则是对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的描写。“群鹭”指的是一群鹭鸟,它们在斜阳下悠闲地觅食,而诗人也在这样的氛围中“闲捕纤鳞”,即随意地捕捉细小的鱼鳞,表现了一种超脱物外、心旷神怡的情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理念的向往。

收录诗词(154)

罗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不详
  • 籍贯:余杭
  • 生卒年:825—?

相关古诗词

征人

青楼一别戍金微,力尽秋来破虏围。

锦字莫辞连夜织,塞鸿常是到春归。

正怜汉月当空照,不奈胡沙满眼飞。

唯有梦魂南去日,故乡山水路依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河上逢友人

知君意不浅,立马问生涯。

薄业无归地,他乡便是家。

宵吟怜桂魄,朝起怯菱花。

语尽黄河上,西风日又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经故洛城

一片危墙势恐人,墙边日日走蹄轮。

筑时驱尽千夫力,崩处空为数里尘。

长恨往来经此地,每嗟兴废欲沾巾。

那堪又向荒城过,锦雉惊飞麦陇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钓翁

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褐外无馀。

闲垂两鬓任如鹤,只系一竿时得鱼。

月浦扣船歌皎洁,雨蓬隈岸卧萧疏。

行人误话金张贵,笑指北邙丘与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