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七)

宝珠腾空,光焰璀璨。谛玩无斁,有见皆幻。

堂堂风仪,龙象之姿。灵杵宝铎,往将加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的第七篇,描绘了宝珠腾空,光华四溢的景象,赞美了其璀璨夺目的魅力。诗人通过“谛玩无斁,有见皆幻”表达了对这种景象的深入观察与欣赏,即便所见皆为幻象,也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与赞叹。

接着,诗人以“堂堂风仪,龙象之姿”来形容阿罗汉的形象,将他们比作威严的龙和象,展现出其庄严而神圣的气质。最后,“灵杵宝铎,往将加持”则暗示了这些形象不仅具有超凡脱俗的神韵,还蕴含着神秘的力量,能够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加持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阿罗汉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八)

本无戒持,何尝有破。方便为说,三世因果。

服饰炜然,王者之妃。前跪谛听,善思念之。

形式: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九)

龙鱼秘怪,各有佛性。散花投经,出没游泳。

具大悲心,平等施之。往因妙力,人天之资。

形式: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十)

长松森然,虬枝拂天。支颐据木,仰睇玄猿。

竹树之间,方虚禅座。我欲摄衣,往补其处。

形式: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十一)

宴坐便安,支颐握拳。一念不波,灵台湛然。

婉彼胎禽,就掌取食。了无惊猜,驯承恩力。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