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桥

庐山到此深,面面皆叠嶂。

安知九江滨,自有三峡壮。

层崖合飞流,深谷呀百丈。

颇闻开辟初,融结固异状。

帝遣六天丁,开凿就空旷。

划为双门关,拔作两城障。

乔林叠帷幄,怪石蹲犀象。

高泉落其间,快若翻瓮盎。

雷动正轰磕,龙吟更悽怆。

萦流十里间,馀怒犹奔放。

诗人细评品,价出瀑布上。

山祇苦闷蓄,可探不可望。

我来搜奇古,秋色正明亮。

初观虽震慑,少定亦恬荡。

复值朝日升,光景相荡漾。

如倚明月宫,俯看银河浪。

形式: 古风

翻译

庐山深入至此,四周都是重峦叠嶂。
谁能知道,它靠近九江的岸边,自有一番三峡般的雄伟壮观。
层层崖壁夹带着飞瀑,深深的山谷发出百丈的回声。
听说在天地初创时,这些山岩熔铸成形,形状奇特非凡。
上帝派遣六位天神,才开辟出这空旷的景象。
它们被划分成双门关,又像是两座天然的城墙。
高大的树木如帷幄般密集,奇形怪石像犀牛大象蹲伏。
高处的泉水倾泻而下,如同翻滚的大瓮。
水流冲击的声音如雷鸣,龙吟之声更是悲壮。
水流蜿蜒十数里,余势依然奔腾不息。
诗人们细细品味,认为它的价值超越了瀑布。
山神似乎满怀愁绪,只能探寻却无法触及。
我来寻找古迹奇观,此时秋色格外明亮。
初次看到,虽令人震撼,稍作停留也心旷神怡。
再遇朝阳升起,光影交织,美不胜收。
仿佛置身于明亮的月宫,俯瞰银河的波涛汹涌。

注释

庐山:指庐山。
叠嶂:重叠的山峰。
九江滨:九江的岸边。
三峡壮:三峡般的壮观。
层崖:层层崖壁。
飞流:飞瀑。
开辟初:天地初创时。
融结:熔铸成形。
六天丁:六位天神。
空旷:开阔的空间。
双门关:双开门的关隘。
两城障:两座城墙。
乔林:高大的树林。
帷幄:密集的树冠。
怪石:奇异的石头。
犀象:像犀牛大象。
快若:快速得像。
瓮盎:大瓮。
雷动:像雷鸣。
龙吟:龙的叫声。
萦流:蜿蜒的水流。
馀怒:剩余的气势。
诗人:诗人。
瀑布上:瀑布之上。
山祇:山神。
苦闷蓄:满怀愁绪。
搜奇古:寻找古迹。
震慑:震撼。
恬荡:心旷神怡。
朝日升:朝阳升起。
明月宫:明亮的月宫。
银河浪:银河的波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丽和九江之滨的奇特景观。"面面皆叠嶂"表达了庐山连绵不断的山势,而"安知九江滨,自有三峡壮"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九江与三峡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诗中通过"层崖合飞流,深谷呀百丈"这般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深邃险峻的地貌特征。同时,"颇闻开辟初,融结固异状"一句透露出历史上对于这片山川的传说和神话。

接下来,诗人通过"帝遣六天丁,开凿就空旷。划为双门关,拔作两城障"这一系列宏伟的描写,讲述了关于庐山被开辟成关隘的故事,这些构筑成了后来人们心目中庐山的一部分。

在"乔林叠帷幄,怪石蹲犀象。高泉落其间,快若翻瓮盎"这些句子里,诗人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庐山上林木葱茏、怪石嶙峋以及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致。

紧接着,"雷动正轰磕,龙吟更悽怆。萦流十里间,馀怒犹奔放"的描述则捕捉了庐山在风雨交加时的声光效果和水流湍急的情景。

诗人通过"诗人细评品,价出瀑布上"自信地表达了对这片景致的艺术鉴赏和评价。接下来的"山祇苦闷蓄, 可探不可望"则是诗人对于庐山深处神秘莫测之感的一种抒发。

最后,"我来搜奇古,秋色正明亮。初观虽震慑,少定亦恬荡。复值朝日升,光景相荡漾。如倚明月宫,俯看银河浪"一段,则是诗人在亲身探访后,对庐山秋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壮丽景观的细致刻画,以及对其历史传说与神话的讲述,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与廖开甫自淮南同行赴举相别二十五年复相遇于蕲水县为诗赠之

束书吾初走夷门,倾盖得君恨不早。

兰溪驻马复相逢,二纪飞驰如电埽。

惜君憔悴力不任,顾我沧浪发先皓。

忆昔同行气颇骄,青骢马快鞍鞯好。

荒山破屋风豪横,大泽长堂雪倾倒。

高谈洒落见天机,健句纵横滤腹藁。

辛勤始得到京邑,文辞不入春官考。

可怜六翮委沙泥,坐看群仙上蓬岛。

壮年多难寸心折,劲镞已衰难破缟。

而君施设有馀才,西佐元戎夺城堡。

牛刀拂拭试一县,如引沧浪灌行潦。

归来赴愬天子庭,正欲披腹呈瑰宝。

片辞未吐疾先入,藜杖扶行色枯槁。

篮舆复指天涯去,长川横滥声浩浩。

骅骝不日归王闲,那久低摧卧霜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久长驿书事

空堂深深闪灯烛,群奴鼾眠声动屋。

豆肥草软马亦便,嚼美只如蚕上簇。

天事由来不可量,初更月出星煌煌。

须臾变作霏霏雨,客枕不眠知夜长。

形式: 古风

大风

昔游江湖上,厌看无限不测之高浪。

今栖尘土中,惯听掀天拔木之狂风。

风豪浪狠常相逐,我生此世宜阨穷。

浪头漫漫从海起,客舟摇战如枯苇。

回槔转尾入深湾,往往三分偷得一分睡。

岂如秋宜门东僦屋居,突兀前堂掌平地。

风从昆崙溟渤来,平头疾转数千里。

金锋相磨众鬼兵,介马争先万胡骑。

㨟抢震压尤可惊,千妖百怪悲号声。

我时安眠不觉躩然起,炉烟寂灭灯冥冥。

褰衣正欲走出户,户未开扃已吹仆。

闭门正欲避风来,风入衣襟不肯去。

天涯地角两茫茫,一身浑无逃遁处。

明朝捡点窗户间,浮埃委积如丘山。

遥知九衢中,马走废往还。

我欲投书诉风伯,帝阍峨峨不可攀。

怒携干将绕四璧,空有壮气膨心肝。

颇疑猛虎啸林薄,惨淡阴威动寥廓。

又疑土伯夜与风神争,叱咤喑哑骋狞恶。

明当折简问巫阳,天上谁人司橐籥。

形式: 古风

大风入朝

风从何落来何处,百马盘空正号怒。

闭户犹恐丘山颓,谁人放舟江海去。

庐山之南白云翁,冠带强游京邑中。

狐裘包缠不煖体,却羡爰居能避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