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三)荼蘼洞

长忆故山寒食夜,野荼蘼发暗香来。

分无素手簪罗髻,且折霜蕤浸玉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常常怀念故乡寒冷的清明夜晚,野外的酴醾散发出幽幽香气。
遗憾没有素手插上精美的丝罗发髻,暂且折取那带着露水的白花,浸泡在美酒中。

注释

长忆:长久地回忆。
故山:故乡的山。
寒食夜:清明节夜晚(古代习俗禁火,以冷食度日)。
野荼蘼:一种野生的花,类似酴醾。
发:散发。
暗香:清淡的香气。
分无:可惜没有。
素手:洁白的手。
簪:插。
罗髻:精致的丝罗发髻。
且:暂且。
折:折取。
霜蕤:带露的花。
浸:浸泡。
玉醅:美酒。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秋夜的静谧景象。开篇“长忆故山寒食夜”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时山居生活的深刻怀念,尤其是在寒冷的夜晚独自食宿的情形。随后“野荼蘼发暗香来”则描写了一种无声的自然之美,即便在荒野中,荼蘼花(一种野生花卉)也能在夜色中散发出淡淡清香。

接下来的“分无素手簪罗髻”转换了场景,诗人似乎回到了室内,描述了一位女子用素手轻巧地梳理头发,将其盘起,既表现了女子的娴雅动作,也反映出诗人的细腻观察。

最后,“且折霜蕤浸玉醅”则是对美酒的一种描绘。霜蕤指的是露水凝结在草叶上的冰晶,诗人将其比喻为清澈如玉的美酒,用以烹饪或调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静谧、自然之美并存的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四)筼筜谷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形式: 七言绝句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五)寒芦港

溶溶晴港漾春晖,芦笋生时柳絮飞。

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鲚鱼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六)野人庐

少年辛苦事犁锄,刚厌青山绕故居。

老觉华堂无意味,却须时到野人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七)此君庵

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合相亲。

写真虽是文夫子,我亦真堂作记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