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岳

天作之山曷为哉,遥知阊阖正南开。

两川文武长江下,百粤车书五岭来。

柴望久为周坠典,牢愁多见楚遗才。

不知崧岱还何似,我欲将书寄雁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游历南岳衡山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慨。首句“天作之山曷为哉”以问句起笔,寓意南岳的雄奇是由天地造化而成,引人深思。接下来的“遥知阊阖正南开”描绘了南岳地理位置的重要,仿佛通往天宫的门户敞开。

诗人通过“两川文武长江下,百粤车书五岭来”展现了南岳作为交通要冲和文化交汇之地的特点,暗示着历史上的繁荣与交流。他接着提到“柴望久为周坠典,牢愁多见楚遗才”,借典故表达对古代文明衰落的惋惜,同时也赞赏南岳之地仍能孕育出楚地的才子。

最后,“不知崧岱还何似,我欲将书寄雁回”表达了诗人对嵩山(中岳)与南岳衡山的比较,以及想要通过大雁传递书信的愿望,流露出对故乡和历史的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赞美了南岳的自然风光,又寓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楼送客即事一首奉怀益之兼简同饯诸友

谁家喧马盍朋簪,屋压城头水照檐。

橘柚两山香尽在,蒲荷十里净相兼。

愁将久雨春无赖,别在明朝酒未厌。

甚欲去同三四友,鲈风更捲一江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登祝融峰喜霁

仰止扶藜鬓发苍,恰当风雨暗三湘。

为谁一辟天无际,及我重来日未央。

江过数州多曲折,山缘长亩半青黄。

老僧耐得从头问,问到吴门竟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答朱翔远见别之作

总角相看五十年,行藏殊辙各皤然。

岂无子美书成束,欲送相如赋上天。

俗眼不宽多小谨,交情何限复长篇。

乘壶偶自兵厨至,聊助征帆一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腊月望泊舟钓台滩下赋诗既而登婺女明远楼诵之乡丈陈德承同集黄奇卿张伯广因书以遗德承之子性甫直甫后春六日奉和德承韵兼简奇卿伯广为别

行藏独倚少陵楼,怨鹤愁猿孰与俦。

尝与万人争魏阙,何如一壑老菟裘。

追随士友从吾好,领略江山自此游。

急趁梅花理归棹,双溪为我亦西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