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

为儒逢世乱,吾道欲何之。

学剑已应晚,归山今又迟。

故人三载别,明月两乡悲。

惆怅沧江上,星星鬓有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乱世中的迷茫与无奈,以及对归隐山林的渴望和不舍。诗人自称“吾道欲何之”,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困惑,感到自己的学问和理想无法施展。

“学剑已应晚”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技能学习的急迫感,觉得时间已经不多,却还未能有所成就。接着,“归山今又迟”,说明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愿望被不断推迟,这种迟缓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

“故人三载别”表达了对亲朋好友长时间分离的哀愁。而“明月两乡悲”,则是通过明月共此时,抒发了对远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两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因为他既怀念故土,也不甘于现实世界的沉沦。

最后,“惆怅沧江上,星星鬓有丝”,则是借景抒情。沧江在这里成为了诗人的哀愁所寄,诗人站在江边,心中充满了忧虑和哀愁。而“星星鬓有丝”一句,则隐喻了时光流逝,诗人已经年华老去,头角间已出现了白发,这不仅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悲凉与无力,以及对于个人理想和归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湘中作

千重烟树万重波,因便何妨吊汨罗。

楚地不知秦地乱,南人空怪北人多。

臣心未肯教迁鼎,天道还应欲止戈。

否去泰来终可待,夜寒休唱饭牛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登汉高庙闲眺

独寻仙境上高原,云雨深藏古帝坛。

天畔晚峰青簇簇,槛前春树碧团团。

参差郭外楼台小,断续风中鼓角残。

一带远光何处水,钓舟闲系夕阳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颍阳县

琴堂连少室,故事即仙踪。

树老风声壮,山高腊候浓。

雪多庭有鹿,县僻寺无钟。

何处留诗客,茆檐倚后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

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

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