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岳忠武庙

强弓手挽雅歌娴,未许韩刘伯仲间。

谁使朱仙回玉帐,转愁雪窖有刀环。

长城自坏天难问,半壁偏安主厚颜。

遗庙近邻嵇绍墓,灵旗风静古碑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峻所作的《谒岳忠武庙》。诗中以岳飞为题材,表达了对岳飞忠诚与英勇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强弓手挽雅歌娴,未许韩刘伯仲间”,描绘了岳飞手持强弓,歌声高雅,技艺超群,不逊于韩信、刘秀等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岳飞的卓越才能和非凡气度。

颔联“谁使朱仙回玉帐,转愁雪窖有刀环”,则转向对岳飞北伐事迹的追忆。朱仙镇一役,岳飞曾率军北上抗金,但最终因朝廷内部矛盾而被迫撤退。这里“玉帐”象征岳飞的指挥所,“雪窖”比喻艰苦的战场环境,“刀环”则是军队行进的标志,整句表达了岳飞虽英勇善战,却因时局所限未能实现收复失地的愿望。

颈联“长城自坏天难问,半壁偏安主厚颜”,是对当时南宋朝廷在面对外敌时采取的妥协政策的批评。长城自毁,意味着边防无力,国家处于半壁江山的尴尬境地,而“偏安”则指宋朝仅保有半壁江山,不愿积极抵抗,这种做法被诗人认为是朝廷的耻辱。

尾联“遗庙近邻嵇绍墓,灵旗风静古碑闲”,将岳飞庙与嵇绍墓并提,嵇绍是晋朝忠臣,以其忠诚闻名。这里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岳飞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同时,“灵旗”、“古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岳飞英魂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岳飞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当时历史背景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崇敬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收录诗词(3)

王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魏武帝纪行

元戎肃徒旅,行行越潼关。

秦原莽牢落,空舍无炊烟。

杀气一以盛,骸骨为丘山。

遗黎各疮痍,窜伏何险艰。

念我皇汉京,宫殿皆颓垣。

大盗觑神器,流毒徒构患。

迫主以播迁,剽掠于市阛。

群谋踵而起,梗塞弥宇间。

吟我《破斧》诗,悲伤难具言。

形式: 古风

道古

子长愤著书,论或凭胸臆。

殷勤表素王,已足称神识。

时方贵黄老,经术尚薄蚀。

卓然仰高山,先路导其惑。

骈罗七十子,附圣为羽翼。

遂使弦诵堂,崇祀盛轨则。

我嗟卫道人,曾未预配食。

盲左既酬功,腐迁何愧色。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剑阁

我行阅雄关,天剑殆无敌。

迢遥来一发,突兀遏重壁。

望望嵯岈间,豁罅不盈尺。

到关穿雪窦,窥户睇月隙。

峨峨二山中,万丈一磐石。

都无客土附,而总精铁积。

其间郁丛箐,其底乱□射。

乌兔失飞走,蛟螭避堂宅。

入门循地隧,双峡亘而窄。

左作长鲸掀,右类巨鳌掷。

雷轰泯斧凿,云蔚随缕脉。

回风骤长驱,雪气砭领脊。

洪荒想胚胎,元气更并迫。

倘非仙掌排,亦属应龙划。

五丁力不逮,渠能万灵役。

残山通仄狭,留险藉控扼。

谁知徒长奸,据窃逞荷戟。

炎汉固殊类,偏安我惋惜。

子阳先覆辙,王孟后接迹。

称帝旋洞胸,降王递衔璧。

何况献贼流,蝮蝎恣毒螫。

张牙纵狂啮,擢发终寸磔。

伊昔凋敝初,人烟莽萧瑟。

生息今百年,垦辟连万陌。

文翁兼诘戎,武乡兼教泽。

辽绝若番藏,倏瞬达重译。

而此枕席安,号涣谁拥隔。

地利分险夷,皇图观顺逆。

磨崖奋如椽,申命诫梁益。

形式: 古风

望太白

太白群山外,岧岧淡莫分。

遥知千岁雪,正杂万峰云。

鸟道踪应绝,龙湫吼若闻。

帝台三百里,香气接氤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