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其四)北方七宿

虚,上下各一如连珠。

命禄危非虚上呈,虚危之下哭泣星。

哭泣双双下垒城,天垒团圆十三星。

败臼四星城下横,臼西三个离瑜明。

形式: 古风

翻译

虚空之中,上下排列如同串连的珍珠。
决定命运的星辰处于危险并非虚幻之上显现,而在虚、危二星之下,是那令人哀伤的哭泣之星。
两颗哭泣之星接连下降至城墙之上,那是天际中围成一圈的十三颗星星形成的天垒。
城墙之下横亘着四颗代表破败的臼星,臼星之西,有三颗星明亮而分离。

注释

虚:指星空中的虚空区域。
上下各一:描述星星排列的样子,上下对称。
连珠:比喻星星像串起来的珍珠一样。
命禄:指人的命运和福分。
危非虚上呈:意指真正危险的预兆不是高高在上的虚星,而是在其下的位置。
哭泣星:象征不祥或悲哀的星辰。
双双下垒城:形容两颗星一起降落到像城墙一样的星座。
天垒:指天上的星群,形状如同围城。
十三星:具体说明该星群由十三颗星组成。
败臼:象征败坏或废弃的臼,引申为不吉之星。
四星:指该星群由四颗星构成。
城下横:表示这些星位于城墙之下,横向分布。
离瑜明:离瑜可能指远离明亮的瑜星,或特指三颗星明亮且相互独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希明的《丹元子步天歌》中的第四首,专注于描绘北方七宿的景象。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笔法,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星辰的深刻感悟。

“虚上下各一如连珠”开篇便以宏伟的画面展示天穹之美,星宿犹如珍珠般排列整齐。紧接着,“命禄危非虚上呈,虚危之下哭泣星”则透露了一种对命运不确定性的忧虑,星辰似乎在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哭泣。

“哭泣双双下垒城,天垒团圆十三星”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北方七宿,描绘其如同坚固城堡般立于天际,每一颗星辰都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其中,“十三星”的具体含义,可能指的是北斗七星加上它所指引的六个星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天文体系。

“败臼四星城下横”、“臼西三个离瑜明”则是对北方七宿中特定星群的细腻描绘。“败臼”通常指的是北斗的第四、五两颗星,形如破损的磨盘;“臼”则可能是指北斗的第六颗星,它位于北斗勺的末端。而“离瑜明”一词,则可理解为诗人对这群星辰之美的赞叹,如同远古时期人们对璀璨之物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星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秩序、人类命运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刻思考和情感体验。王希明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北方七宿及其背后的哲学意义通过这首诗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31)

王希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 号:丹元子
  • 籍贯:唐时

相关古诗词

丹元子步天歌(其五)北方七宿

危,三星不直旧先知。

危上五黑号人星,人畔三五杵臼形。

人上七乌号车府,府上天钩九黄晶。

钩上五鸦字造父,危下四星号坟墓。

墓下四星斜虚梁,十个天钱梁下黄。

墓傍两星能盖屋,身著黑衣危下宿。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其六)北方七宿

室,两星上有离宫出。

绕室三双有六星,下头六个雷电形。

垒壁陈次十二星,十二两头大似升。

阵下分布羽林军,四十五卒三为群。

壁西四星多难论,子细历历看区分。

三粒黄金名鈇钺,一颗真珠北落门。

门东八魁九个子,门西一宿天纲是。

电傍两星土功吏,腾蛇室上二十二。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其七)北方七宿

壁,两星下头是霹雳。

霹雳五星横著行,云雨次之口四方。

壁上天厩十圆黄,鈇锧五星羽林傍。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北极紫微宫

中元北极紫微宫,北极五星在其中。

大帝之坐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

第一号曰为太子,四为后宫五天枢。

左右四星是四辅,天一太一当门路。

左枢右枢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

上宰少尉两相对,少宰上辅次少辅。

上卫少卫次上丞,后门东边大赞府。

门西唤作一少丞,以次却向前门数。

阴德门里两黄聚,尚书以次其位五。

女史柱史各一户,御女四星五天柱。

大理两星阴德边,勾陈尾指北极颠,勾陈六星六甲前。

天皇独在勾陈里,五帝内坐后门是。

华盖并杠十六星,杠作柄象盖伞形。

盖上连连九个星,名曰传舍如连丁。

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内阶左天厨。

阶前八星名八谷,厨下五个天棓宿。

天床六星左枢在,内厨相星右枢对。

文昌斗上半月形,希疏分明六个星。

文昌之下曰三公,太尊只向三公明。

天牢六星太尊边,太阳之守四势前。

一个宰相太阳侧,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太阳一星圆。

天理四星斗里暗,辅星近著闿阳淡。

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枢精,第二第三璇玑星,第四名权第五衡,闿阳摇光六七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