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北极紫微宫

中元北极紫微宫,北极五星在其中。

大帝之坐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

第一号曰为太子,四为后宫五天枢。

左右四星是四辅,天一太一当门路。

左枢右枢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

上宰少尉两相对,少宰上辅次少辅。

上卫少卫次上丞,后门东边大赞府。

门西唤作一少丞,以次却向前门数。

阴德门里两黄聚,尚书以次其位五。

女史柱史各一户,御女四星五天柱。

大理两星阴德边,勾陈尾指北极颠,勾陈六星六甲前。

天皇独在勾陈里,五帝内坐后门是。

华盖并杠十六星,杠作柄象盖伞形。

盖上连连九个星,名曰传舍如连丁。

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内阶左天厨。

阶前八星名八谷,厨下五个天棓宿。

天床六星左枢在,内厨相星右枢对。

文昌斗上半月形,希疏分明六个星。

文昌之下曰三公,太尊只向三公明。

天牢六星太尊边,太阳之守四势前。

一个宰相太阳侧,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太阳一星圆。

天理四星斗里暗,辅星近著闿阳淡。

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枢精,第二第三璇玑星,第四名权第五衡,闿阳摇光六七名。

形式: 古风

翻译

中元节时望向北天的紫微宫,紫微宫中嵌着明亮的北极五星。
第二大星象征帝王之座,第三颗则是皇子的居所。
第一颗被称作太子星,第四颗代表后宫,第五颗为天枢星。
左右两侧的四颗小星是四大辅星,天一和太一像守门人一样排列在门前。
左枢与右枢夹持着南天门,周围有十五颗星如同侍卫般分布。
上宰与少尉两两相对,其下是少宰、上辅、次少辅的序列。
上卫、少卫、次上丞紧随其后,后门东侧是大赞府的所在。
门西侧则称为一少丞,依此顺序回溯至前门。
阴德门内聚集着两团黄星,尚书及以下四位按序排列。
女史、柱史各有单独的位置,御女四星与五天柱相伴。
大理双星位于阴德旁,勾陈六星指向北极之巅,位于六甲之前。
天皇孤悬于勾陈之内,五帝的座位设在后门之处。
华盖与杠共十六星组成,杠如手柄,华盖如伞,上方九星相连,名为传舍。
垣墙外左右各有六星,右侧为内阶,左侧为天厨。
阶前排列着八星,名为八谷,厨下有五颗星,称作天棓宿。
天床六星伴左枢而立,内厨相星与右枢遥相呼应。
文昌星群如斗上半弧,稀疏而明亮,共有六星。
文昌之下是三公星,太尊星仅对三公显露光芒。
天牢六星在太尊旁边,太阳的守护者位于四势之前。
太阳一侧有一宰相星,另有三公星位于西侧,即那颗圆形的星。
天理四星在北斗斗内显得黯淡,辅星靠近闿阳,颜色淡雅。
北斗七星璀璨夺目,第一为主帝之枢精,第二、第三为璇玑,
第四名为权,第五为衡,闿阳与摇光分别为第六、第七星。

注释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的传统节日。
北极紫微宫:古代天文中的星官,象征帝王的居所。
北极五星:环绕北极星的五颗亮星。
大帝之坐:象征帝王的星。
第二珠:第二颗星。
庶子:非嫡长子,此处指皇子。
太子:皇位继承人。
后宫:皇后及嫔妃居住的地方。
天枢:北斗七星之一,象征中心。
四辅:辅助帝王的四位重臣。
天一太一:象征吉祥与宇宙本源的星。
左枢右枢:紫微垣的两颗星。
南门:紫微垣的一个区域。
上宰:高级官职。
少尉:低级武官。
少宰:较低级别的宰相。
上卫:高级卫士。
少卫:低级卫士。
上丞:较高职位的助手。
大赞府:可能指重要的府邸或职位。
少丞:较低级别的丞。
阴德门:星官名,象征美德与隐蔽的力量。
黄聚:黄色的星团,可能象征贵显。
尚书:古代官职,此处指星官。
柱史:古代记录历史的官员,此处也是星名。
御女:宫廷中的女性,此处指星。
大理:古代司法机构,此处指星。
勾陈:星官名,象征军事。
北极颠:北极的顶点。
天皇:象征天上的帝王。
五帝:可能指五方上帝或五位古帝王。
华盖:帝王出行时的遮阳伞,此处指星象。
杠:华盖的横木,此处指星群的一部分。
传舍:古代的旅舍,此处形容星的排列。
连丁:连续的小星。
内阶:星官名,象征天庭的阶梯。
天厨:天上的厨房,象征食物。
八谷:象征粮食的星官。
天棓宿:星官名,形状似棍棒。
天床:象征休息的星。
相星:辅助的星。
文昌:象征文运的星群。
半月形:描述星群的形态。
三公:古代最高官职的合称。
太尊:对高级神祇或星辰的尊称。
天牢:象征监狱的星。
太阳之守:保护太阳的星。
宰相:政府首脑。
西偏:西方。
天理:象征天道法则的星。
辅星:辅助的星。
闿阳:北斗七星之一。
北斗:著名的星群,由七颗亮星组成。
枢精:北斗第一星,象征帝王。
璇玑:北斗的第二、第三星。
权:北斗的第四星。
衡:北斗的第五星。
闿阳摇光:北斗的第六、第七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对星象的认识和崇拜,特别是对北极星及其周围星群的形容。诗中详细列举了紫微宫内各个星官的位置和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一种宏伟的宇宙秩序。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语言精炼,想象丰富,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的天文知识和神话传说,将复杂的星象系统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作者对宇宙结构的深刻认识和敬畏之心。

此外,诗歌还蕴含着哲学和宗教的意味,其中天皇独在勾陈里、五帝内坐后门等句子,反映了古人对于神圣权威的崇拜,以及通过观察星象来预测吉凶和理解自然规律的思想。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集知识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天文学知识的掌握,更展现了一种深远的宇宙观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1)

王希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 号:丹元子
  • 籍贯:唐时

相关古诗词

丹元子步天歌(其一)西方七宿

奎,腰细头尖似破鞋。

一十六星绕鞋生,外屏七乌奎下横。

屏下七星天溷明,司空左畔土之精。

奎上一宿军南门,河中六个阁道形。

附路一星傍道明,五个吐花王良星,良星近上一策名。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其二)西方七宿

娄,三星不匀近一头。

左更右更乌夹娄,天仓六个娄下头。

天庾四星仓东脚,娄上十一将军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丹元子步天歌(其三)西方七宿

胃,三星鼎足河之次。

天廪胃下斜四星,天囷十三如乙形。

河中八星名太陵,陵北九个天船名。

陵中积尸一个星,积水船中一黑精。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其四)西方七宿

昴,七星一聚实不少。

阿西月东各一星,月下五黄天阴名。

阴下六乌刍藁营,营南十六天苑形。

河里六星名卷舌,舌中黑点天谗星,砺石舌傍斜四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