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新开的寒露丛,比水中的红花更鲜艳。
它的美丽颜色,竟惹人嫉妒,好名字也恰好相同。
傍晚时分在江边官渡采摘,古老的神祠前只剩空寂。
但愿能常常来欣赏,别让它随风飘散。

注释

新开:刚刚开放的。
寒露丛:秋天的花卉丛。
远比:相比之下更。
水间:水边的。
红:红色。
艳色:鲜艳的颜色。
宁:竟然。
相妒:相互嫉妒。
嘉名:美好的名字。
偶自同:偶然相同。
采江:在江边采摘。
官渡:渡口。
晚:傍晚。
搴木:拔取树木(可能指采集植物)。
古祠:古老的祠堂。
愿得:但愿能够。
勤来看:经常来看看。
无令:不要让。
便逐风:轻易被风吹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采摘芙蓉花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事物不舍昼夜、勤勉关注的情怀。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这两句从侧面描绘了芙蓉花在秋天的鲜明色彩,它们如同初冬的露珠,在清晨中显得格外鮮艷,与水边的红景相互辉映。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美丽颜色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对于这种美好的名字(可能是指芙蓉之名)感到既有共鸣又带有一丝羡慕。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傍晚时分,在一个叫做“江官渡”的地方采摘芙蓉花。这里的“搴木”是指攀爬树木来摘取芙蓉,“古祠空”则可能是在描述环境的宁静与古老。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勤勉地、经常地来观赏这份美丽,不让它轻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去岁自刑部侍郎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蒙恩还朝过其墓留题驿梁

数条藤束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

惊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众知难。

绕坟不暇号三匝,设祭惟闻饭一盘。

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周楚仍连接,川原乍屈盘。

云垂天不暖,尘涨雪犹乾。

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

欲知迎候盛,骑火万星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

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