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其一)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在八境之地看到如画的景色,那郁郁葱葱的山仿佛是我旧时的游历。
山峦翠绿如波涛翻滚,水流清澈如玉带横流。
朝阳照耀着崆峒山,秋风吹拂过章贡大地。
画卷中的色彩依旧鲜艳,水面上的波纹似鱼鳞般欲生出陆地。
山间的雾气笼罩着城树,滩边的水声传入市楼。
烟云缭绕山路,草木茂盛如同半座炎热的州城。
在这遥远的故乡之外,我曾在高台上停留了十日。
将来某日,我计划在这里停留三晚,期待在此系船归乡。

注释

八境:八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郁孤:茂盛孤独。
翠浪:翠绿的波浪。
玉虹:像玉带一样的彩虹。
崆峒:古代山名。
章贡:地名,可能指章江和贡水。
丹青:绘画。
鳞甲:比喻水波。
岚气:山间雾气。
市楼:城市中的楼阁。
炎州:炎热的州城。
故国:故乡。
十日:十天。
三宿:停留三晚。
归舟:回家的船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八境见图画"一句开篇,以宏伟的景观引入全诗,"郁孤如旧游"则透露诗人内心的情感,即便是在欣赏美丽的山水,也不免感到一种孤独和忧郁。

接下来的几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水景象:山如翠浪涌,水似玉虹流,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这些建立了一个多姿多彩、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则以细腻之笔描绘出植物和动物在这个美丽环境中的生长状态。

中间几句转换视角,从宏观到微观,描述了岚气、滩声等自然景象的细节。"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则是对远处山峦和近在咫尺的景物描写,这些景色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几句"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深切的思念和渴望。诗人在高台上停留了十日,心中盘算着明年的某个时刻能回到故乡去,准备系好归舟。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以画面般的景象抒写出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留恋和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这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艺术魅力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廉泉

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

君看此廉泉,五色烂麾尼。

廉者为我廉,何以此名为。

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

谁为柳宗元,孰是吴隐之?

渔父足岂洁,许由耳何淄。

纷然立名字,此水了不知。

毁誉有时尽,不知无尽时。

朅来廉泉上,捋须看鬓眉。

好在水中人,到处相娱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尘外亭

楚山澹无姿,赣水清可厉。

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天竺寺,并引

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

空咏连珠吟叠璧,已亡飞鸟失惊蛇。

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大庾岭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顶,结发受长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