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贯时轩

春风著万物,粉饰相明鲜。

雪霜摧压之,不情如世权。

问谁不可犯,揖此苍玉椽。

斫头未易屈,抢地犹傲然。

相逢凋零中,秀色披晴烟。

陈侯我辈人,逸气倾群贤。

开轩冷相向,酬酢忘岁年。

我来作风听,夜雨杂山泉。

携被愿假宿,与子对床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氏贯时轩内的情景,通过春风、万物、雪霜等自然景象的对比,展现了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人以“春风著万物,粉饰相明鲜”开篇,春风吹拂万物,赋予生机,色彩鲜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接着,“雪霜摧压之,不情如世权”,即使面对严酷的环境和权力的压迫,万物依然坚韧不屈,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问谁不可犯,揖此苍玉椽。斫头未易屈,抢地犹傲然。”这几句进一步强调了万物在逆境中的坚守与尊严,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不轻易屈服,表现出一种高尚的品格和精神力量。

“相逢凋零中,秀色披晴烟。”在凋零的环境中,万物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美丽,如同披上了一层轻盈的晨雾,展现出生命不息的光辉。

最后,“陈侯我辈人,逸气倾群贤。开轩冷相向,酬酢忘岁年。”诗人将自己与陈氏并列为同一类人物,表达了对陈氏的敬仰之情。在轩内,他们畅谈交流,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志同道合的友谊。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坚韧、高洁、友谊等主题,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洞山祖超然生辰

希郎真吾道门友,初见忘年今耐久。

天机深稳道骨清,诗句谁令愕人口。

可怜佳处未全知,但见兹篇气浑厚。

我生痴鲁人所弃,洞视胸中了无有。

但忻所至有青山,依倚丛林遮百丑。

君才一筹胜却我,胡为包腰反随后。

人生嗜好调自殊,海上旧闻人逐臭。

江南长忆好云泉,今日云泉长入手。

万顷苍然几桉间,作诗举以为君寿。

理毫聊为试冰华,小字明窗看挥肘。

形式: 古风

怀慧廓然

萧萧暑雨过,空山成夜晴。

月出东南峰,娟娟风露清。

飞萤自开合,寒蝉亦悲鸣。

兴来忽独往,听此落涧声。

永怀西湖上,绝景玉壶明。

松际翛然姿,振策自经行。

即欲呼就语,忽隔千里程。

何时径寻子,夜航过临平。

呼猿何足道,摩云亦虚名。

未若择法眼,能识廓然兄。

应知像教末,大法欲攲倾。

谈笑复一出,要使万世惊。

灯火作朝夕,已有相似情。

愿随人天会,仰看辩纵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柏字

沙村宿雨馀,炊烟淡寒色。

山墟蚕市休,野饭渔舟隔。

忽逢柳际门,知有道人宅。

扣扉山答响,童子出迎客。

空庭竟何有,冻死千岁柏。

钟鸣食时至,老僧揖就席。

香粳定宿舂,露葵应晓摘。

羌饥一饭美,何啻万钱直。

风轩纳山翠,引手扪石壁。

爱此玉崔嵬,岁久自崩拆。

下有洄涡泉,甘凉冰齿颊。

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吾行无疾徐,住佳去亦得。

欲收有声画,绝景为摹刻。

兴来勿复缓,转顾成陈迹。

形式: 古风

次韵超然游南塔

绕塔不忍去,新凉生早秋。

不见江西月,一水空悠悠。

龛灯耿昼影,遗像青双眸。

永怀皇祐间,曾此狎沙鸥。

往事已陈迹,丰碣撑高楼。

公昔从吾祖,来往亦风流。

但馀松菊在,井臼遗林丘。

高风不可攀,落日令人愁。

倚杖哦清诗,溪风波白头。

脉脉不能语,归心浩难收。

今已不如古,无复相绸缪。

何当效船子,华亭从钓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