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刘昭远弹琴

河阴高转月光流,露脚斜飞夜气收。

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风弹破一庭秋。

广陵别后多新操,子敬亡来绝旧游。

欲洗世间筝笛耳,为言干斛不须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聆听琴声的宁静与孤寂氛围。"河阴高转月光流,露脚斜飞夜气收"中的"河阴"指的是河边的阴凉之地,这里用来形容夜晚的环境。"月光流"和"露脚斜飞"都是月亮与夜晚露水结合的生动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点寒凉的氛围。

接下来的"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风弹破一庭秋"则是对琴声的描绘。"焦尾"可能指的是古代琴弦的一端,而"冷含三尺水"则形容琴音清冷、深远,如同能够穿透水面一般。"悲风弹破一庭秋"中,"悲风"代表着琴声中的哀伤之意,而"弹破一庭秋"则是说琴声如同能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寂寞与凄清。

至于"广陵别后多新操,子敬亡来绝旧游",诗人提到在广陵的离别之后,有了许多新的曲调,而"子敬"可能是指古代某位琴师,这里的"亡来"则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往事的不再重现。"绝旧游"则表明过去的欢乐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最后,"欲洗世间筝笛耳,为言干斛不须求"中,诗人表达了对音乐的追求。他希望用琴声洗涤尘世的耳目,使之清净,而"为言干斛不须求"则是说对于真正懂得音乐的人来说,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描述和请求,因为他们已经通过琴声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月光、露水、琴声以及时间流逝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夜聆听琴音时的心境和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夜泊官牌夹口大风追和陈去非岁晚感怀

咿喔邻鸡夜向阑,晓风骄挟晓霜寒。

吹灯强取残书读,拨火重寻远信看。

绿蚁已应浮腊瓮,青丝行复送春盘。

旅怀欲倩高鸿寄,凭仗新诗付笔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房陵秋日

新诗来处自房州,已及瓜时叹滞留。

曾望碧云频送目,又惊红叶再敲秋。

千山不隔清风远,两地应同素月流。

游刃似君诚利器,只今无复见全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放船和子薳韵

冬温寒日好,岁晚早梅开。

帆脚随风转,江流与岸回。

坐怜青嶂远,静见白鸥来。

水驿三千里,斯游亦壮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苦寒

风屑琼寒透薄帷,拥裘端与火相宜。

煖回炽焰身成直,拨到残灰手欲龟。

赠炭尚谁怜正曜,授薪还自愧支离。

不甘力请从缁侣,苦调寒窗强作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