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雨

平地俄惊霹雳声,老龙功过此应分。

不知东海因谁祭,却笑西华欲自焚。

四面蔽亏无日月,百神奔走会风云。

时人那识天公事,一溉惟知有巨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暴雨突至的震撼场景,以及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哲思。开篇“平地俄惊霹雳声”,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的景象,仿佛将读者瞬间带入了狂风骤雨之中。接着,“老龙功过此应分”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雨与传说中的龙联系起来,暗示着自然界的力量与平衡。

“不知东海因谁祭,却笑西华欲自焚”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大海和火焰赋予情感,表达出对自然现象背后未知力量的好奇与思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也暗含了对自然界运作规律的探索与反思。

“四面蔽亏无日月,百神奔走会风云”进一步渲染了暴雨的威力,日月被遮蔽,天地间只有风雨交加的景象,而各种神灵似乎都在忙碌地应对这场风雨,展现了自然界中复杂而有序的动态平衡。

最后,“时人那识天公事,一溉惟知有巨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常人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的感慨,指出在自然面前,人类的认知有限,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而真正的主宰或许隐藏在更深的层面,需要我们以敬畏之心去探索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其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和谦逊态度。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王子荣过家上冢

暂令元戎小队行,尽驱春色入山城。

葱葱佳气随轩盖,袅袅高风卷旆旌。

题柱桥边男子志,散金闾里故人情。

贵游前后知多少,不使堂虚昼锦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用赵之美留别韵(其一)

把酒离筵且莫辞,坐中瓜葛暂相依。

花从识后常含笑,鸟自还时想倦飞。

往事微茫春梦断,故人牢落晓星稀。

天涯白发禁愁得,好在西山不早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用赵之美留别韵(其二)

长短亭中送别时,问君东去复何依。

今宵明月三人共,来日红尘一骑飞。

倾盖莫嫌相见晚,断弦惟恨赏音稀。

天涯尽道还家好,笑我虽归似不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用赵之美留别韵(其三)

为君不惜送行诗,但恨蒹葭失所依。

流水尽朝东海去,孤云只向太行飞。

仕途冰炭收心早,客路参商见面稀。

一曲阳关歌未彻,声声头上听催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