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窦叔向

楚客怨逢秋,闲吟兴非一。

弃官守贫病,作赋推文律。

樵径未经霜,茅檐初负日。

今看泛月去,偶见乘潮出。

卜地会为邻,还依仲长室。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名为《送窦叔向》。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情怀。

“楚客怨逢秋”,开篇即以“楚客”自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愁和不满,"怨逢秋"则是借用古人词语,意指秋天来临,时间流逝,感慨万分。接下来的“闲吟兴非一”,则透露出诗人在闲适中寻找灵感,不仅仅是一种情绪。

“弃官守贫病”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现状,是一种放弃功名利禄,甘愿过上清贫自守的生活。"作赋推文律"则显示出即使在隐居中,诗人仍然不忘文学创作,并且追求着更高的艺术境界。

“樵径未经霜,茅檐初负日”两句,生动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樵径"是指采樵的小路,而这条小路尚未被秋霜覆盖,显得格外宁静;“茅檐初负日”,则形容草屋的屋檐刚好沐浴在初升的阳光之中。

随后,“今看泛月去,偶见乘潮出”两句,诗人通过对月亮和海潮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泛月"即是漂泊于世的意象,而"乘潮出"则有着顺应自然、顺势而为的意味。

最后,“卜地会为邻,还依仲长室”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居所的期待,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卜地"是占卜选址,以确定将来定居之处;“还依仲长室”,则是希望能够像古代隐逸那样,有一片自在的生活空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对世俗功名淡然,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创作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送薛判官之越

时难自多务,职小亦求贤。

道路无辞远,云山并在前。

樟亭待潮处,已是越人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魏中丞还河北

宁知贵公子,本是鲁诸生。

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

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寄刘方平

十年不出蹊林中,一朝结束甘从戎。

严子持竿心寂历,寥落荒篱遮旧宅。

终日碧湍声自喧,暮秋黄菊花谁摘。

每望南峰如对君,昨来不见多黄云。

石径幽人何所在,玉泉疏钟时独闻。

与君从来同语默,岂是悠悠但相识。

天畔三秋空复情,袖中一字无由得。

世人易合复易离,故交弃置求新知。

叹息青青长不改,岁寒霜雪贞松枝。

形式: 古风

寄刘方平

坐忆山中人,穷栖事南亩。

烟霞相亲外,墟落今何有。

潘郎作赋年,陶令辞官后。

达生遗自适,良愿固无负。

田取颍水流,树入阳城口。

岁暮忧思盈,离居不堪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