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奈衰须白,羞看朝鉴明。
聊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
雨冷弊裘薄,风高醉帽倾。
如何不行乐,况复值秋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和明叔九日》。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即便年华老去,也要乐观地享受生活、把握现在的情怀。
"不奈衰须白,羞看朝鉴明。"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对镜中自己白发盈盈的无奈和羞愧之情。"衰须"指的是头发转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退。
"聊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佳节之际借助美酒,勉强地重现或回忆起年轻时的心境和情感。尽管年龄已高,但心中仍想保持一份青春的活力。
"雨冷弊裘薄,风高醉帽倾。"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寒冷秋日的情景。诗人穿着单薄的衣物,在寒风中行走,甚至因为酒醉而导致帽子倾斜。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内心状态的一种隐喻。
"如何不行乐,况复值秋成。"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尽管处境艰难,但仍然选择乐观地生活。尤其是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更应该珍惜时光,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衰老和青春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在面临生命流逝时保持乐观、珍爱当下的态度。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溪深荒径微,寻胜不知疲。
寒月影随马,晓风冰满髭。
行歌被褐叟,聚戏拾薪儿。
外野饶真趣,令人怀抱夷。
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处白云乡。
目■懒拭如松液,领发频抓似栗房。
林壑不嫌无用物,形骸难入少年场。
缘苔蹑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
洛川秦野郁相望,风物山河旧帝乡。
涧底逢人问樵径,松间系马宿僧房。
恨无同好携三雅,共讲前闻醉百场。
历遍胜游翻怅望,日边回首远烟苍。
饱食复闲眠,风清雨霁天。
叶深时坠果,岸曲乍藏莲。
波面秋光净,林梢夕照鲜。
东家近亦富,满地布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