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径

一径皎无尘,浓酥点烂银。

园池晴后雪,风景腊中春。

采蜜蜂时背,偷香蝶命屯。

都将潇洒格,分付与诗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一条小路洁净无尘,如同酥油点在银盘。
园林在阳光下显得如雪后晴朗,冬日里却有春天的景色。
采集蜂蜜的蜜蜂忙碌着,偷香的蝴蝶命运艰难。
这些自然的风姿神韵,都交付给诗人去描绘和赞美。

注释

皎:明亮、洁白。
酥:比喻月光或雪景的细腻。
腊中春:农历十二月的冬季,却有春天般的景象。
潇洒格:指自然的优美姿态,也可理解为诗人的洒脱风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春日园林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高雅的艺术追求。

“一径皎无尘”开篇便以洁净无尘的小路映入眼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而纯净的环境之中。紧接着,“浓酥点烂银”则描绘了春日阳光下的雪花,如同细腻的酥油一般,点缀在枝头,闪耀着银白色的光泽。

“园池晴后雪”一句不仅延续了前两句对白色之美的描绘,而且通过“晴后雪”的意象,为读者展现了一幅难得的自然景观——春日阳光下的雪花,既是大自然赋予的一份特殊恩赐,也彰显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知。

“风景腊中春”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个更宽广的空间,通过“腊中春”的意象,让人感觉到即便是在最冷的季节,大自然依然能够展现出生机与希望。这里,“腊”指的是古代农历中的最后一个月份,即现代的十二月至次年正月,这一时期常常是冬日最为严寒之际。

“采蜜蜂时背,偷香蝶命屯”两句则引入了生动活泼的小生命——勤劳的蜜蜂和优雅的蝴蝶。它们在诗人笔下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更成为传递春天气息和生命力之美好的象征。

最后,“都将潇洒格,分付与诗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景致的珍视与领悟。这里,“潇洒格”指的是一种从容不迫、自然流畅的艺术风格,而“分付与诗人”则意味着这些美好的瞬间和情感是专为诗人准备的,是他们心灵上的盛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园林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世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淮西道中

曾历光黄岭百寻,悲伤仆马在岖嵚。

却思前日山行苦,未比今朝车辙深。

恐转春风成猛雨,喜逢寒色阁轻阴。

荒陂杳杳无人语,坐拥华貂只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清凉寺

白寺荒湾略舣舟,携筇来作上方游。

何年巧匠开山骨,自古精兵聚石头。

故垒无人空向久,高堂问话凛生秋。

云庵快望穷千里,一借澄江洗客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谒吴传正因赠

宴坐足观妙,朝归还闭门。

身居丞相第,室似给孤园。

竞逐浮云驶,难揩古镜昏。

相期荷君厚,商榷有清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谒张文思于湖西不见

绿竹阴深屋数间,篮舆来傍古溪边。

垂杨芳草迷三径,斜日新秋媚一川。

澎湃直连湓口浪,逍遥如泛剡中船。

山阴不见戴安道,回首西风亦浩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