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自寿(其十二)

宦情早淡岂无因,乱世诚难贡此身。

移译泰西过百种,传经门左已千人。

自坚道力冥机久,不饮狂泉逐世新。

坐对黄花微一笑,原来有味是能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七十自寿(其十二)》由清代诗人林纾所作,通过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以及个人修为的深刻思考。

首联“宦情早淡岂无因,乱世诚难贡此身。”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和对动荡时代的感慨。他似乎在说,自己对官场的兴趣早已消退,并非没有原因,而是身处乱世,确实难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洞察。

颔联“移译泰西过百种,传经门左已千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学术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他不仅翻译了超过百种的西方著作,还培养了众多弟子,传播了知识。这既体现了他的学术成就,也反映了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颈联“自坚道力冥机久,不饮狂泉逐世新。”表达了诗人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和道路,长时间地冥思苦想,拒绝追求那些浮躁的新事物,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尾联“坐对黄花微一笑,原来有味是能贫。”以自然景物为喻,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面对秋天的黄花,诗人微笑着,似乎从中品味到了生活的真谛——即使生活贫困,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和满足。这一笑,是对生活的豁达态度的体现,也是对精神富足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林纾作为一位学者、翻译家和教育者的多面形象,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我修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

收录诗词(35)

林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十自寿(其十三)

谁拥皋比扇丑图?磨牙泽吻龁先儒。

江河已分随流下,名教何曾待我扶。

强起捋须撩虎豹,明知袭狗类鼱鼩。

一篇道命程朱录,面目宁甘失故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七十自寿(其十四)

作客长安二十年,时闻乞米到门前。

食贫与子尝同病,博施如尧岂有权。

未敢自侪游侠传,不妨略剖卖文钱。

肯从杜白矜裘厦,阳羡曾无半亩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十自寿(其十五)

能排元美惟熙甫,稍近昌黎只穆修。

二子苦甘微有会,一时毁誉竟何忧。

终身恨未几神味,下手深知避镂锼。

四十年来炉火候,不偏刚处岂偏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大水纪事

波涛夜掀床,起视堂浮芥。

呼童急索履,化凫弄狡狯。

床前黄耳犬,迎作江豚拜。

家真空四壁,天阔我眼界。

东邻闻墙倾,西舍报屋坏。

恍逢昆阳门,万瓦震一败。

谁负水衡钱,尽偿河伯债。

水势远涨天,转使大海隘。

雨脚垂长绳,系日不出晒。

鸠与鹊争能,勃溪声逞怪。

十室九无烟,蛛网釜上挂。

浮鸥且时来,盍载麦舟卖。

惊呼海盗至,连橹严列械。

历劫又甲兵,贻患非癣疥。

县官令甲下,府帖户丁派。

颇闻逐鱼鳖,犹愈刈菅蒯。

家家门键失,日日刁斗戒。

书生学水战,申谕及髫䯰。

属垣语邻翁,夜警各謦欬。

吾有老瓦盆,聊用抵鼓鞴。

任恤重古风,危倾切情话。

饥溺痛由己,守望慎勿懈。

端阳拟寒食,何处悬蒲艾?

欲吊楚大夫,恐伤母年迈。

离骚亦罢读,问天色为晦。

惜无铜弩手,三千射澎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