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咏残荷,用姜白石韵。社中课题

斜阳巷陌。西风起、池塘一带萧索。

露倚半垂,雨欺平倒,画栏斜角。风情最恶。

更不奈凉蟾影薄。况飞飞、社燕将归,鸿影度沙漠。

回忆情何限,隔叶传歌,对花行乐。

无端青女,暗行霜、舞衣催落。

苦意清心,尚留得余香细著。

待同听、剪烛西窗,订后约。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鉴赏

这首《凄凉犯》以姜夔的词作为韵脚,描绘了残荷在秋日夕阳与西风中的凄美景象。开篇“斜阳巷陌”四句,以斜阳、西风、池塘、露珠和雨滴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寂寥的氛围。接着“露倚半垂,雨欺平倒”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荷叶在风雨中的摇曳姿态,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

“画栏斜角”一句,将视线引向荷塘边的栏杆,暗示了观赏者的存在。接下来,“风情最恶”一句,似乎是对荷塘中残荷的感慨,也可能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更不奈凉蟾影薄”,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冷清与孤独,荷塘上空的月影显得格外单薄。

“况飞飞、社燕将归,鸿影度沙漠”两句,通过描写南迁的燕子和北飞的大雁,表达了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主题,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回忆情何限,隔叶传歌,对花行乐”三句,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通过“隔叶传歌”和“对花行乐”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

“无端青女,暗行霜、舞衣催落”一句,借霜降时荷叶凋零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慨。“苦意清心,尚留得余香细著”,虽然荷叶已枯萎,但其清香犹存,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最后,“待同听、剪烛西窗,订后约”两句,表达了作者期待与友人在温馨的环境中重聚,共同回忆往事,订下未来的约定,充满了对未来相聚的憧憬和希望。

整首词通过对残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体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题《桃园记传奇》

细谱桃园记。洒桃花、斑斑点点,染成红泪。

欲借东风吹不去,难寄相思两字。

遍十二、栏干空倚。

冰雪肌肤琼瑶想,引情丝、蹙损春山翠。

仙家事,也如此。凌风待月因谁起。

总无非、心心相感,情情不已。

只为情深深如海,泛出慈航一苇。

渡仙女、仙郎双美。

记取盟言桃花下,问三生、石上谁安置。

合欢斝,莫辞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茶瓶儿.病中谢闺友赠茶

病里闲愁如织。落花残、小庭人寂。

倦梳慵裹浑无力。恰寄到、雨前新叶。

慰消渴情何极。泛清芬、者般颜色。

绿尘飞盏,碧香生颊。风定处、竹垆烟直。

形式: 词牌: 茶瓶儿

水调歌头.中秋独酌,用东坡韵

云净月如洗,风露湛青天。

不知今夕何夕,陈事忆当年。

多少销魂滋味,多少飘萍踪迹,顿觉此心寒。

何日卸尘鞅,肥遁水云间。沃愁肠,凭浊酒,枕琴眠。

任他素魄,广寒清影缺还圆。

谁管秋虫春燕,毕竟人生如寄,各自得天全。

且尽杯中物,翘首对婵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金风玉露相逢曲.中秋后一日,同云林、湘佩、家霞仙雨中游八宝山,晚晴,次湘佩韵

寒烟罥树,凉风吹面,云外尖峰屏列。

相期不负雨中游,恍若是、山阴冒雪。

危栏倚袖,遥天极目,一片秋光清绝。

敲诗把酒晚晴初,卧夕照、残碑断碣。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