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题《桃园记传奇》

细谱桃园记。洒桃花、斑斑点点,染成红泪。

欲借东风吹不去,难寄相思两字。

遍十二、栏干空倚。

冰雪肌肤琼瑶想,引情丝、蹙损春山翠。

仙家事,也如此。凌风待月因谁起。

总无非、心心相感,情情不已。

只为情深深如海,泛出慈航一苇。

渡仙女、仙郎双美。

记取盟言桃花下,问三生、石上谁安置。

合欢斝,莫辞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桃园记传奇》中的情感世界。开篇“细谱桃园记”,以“桃园”为背景,引入了“洒桃花、斑斑点点,染成红泪”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接着,“欲借东风吹不去,难寄相思两字”,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表达的情感却难以传达给对方。

“遍十二、栏干空倚”一句,通过倚靠栏杆的动作,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冰雪肌肤琼瑶想,引情丝、蹙损春山翠”,将人物的外貌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形象地描绘了其纯洁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仙家事,也如此”一句,将凡人的情感与仙界相对比,强调了情感的普遍性和深刻性。“凌风待月因谁起”,则暗示了情感的起源与期待,仿佛在等待着某种契机或缘分的到来。

“总无非、心心相感,情情不已”,表达了情感的纯粹与持久,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感应与情感的交流始终不断。“只为情深深如海,泛出慈航一苇”,将情感比喻为深邃的大海,而“慈航一苇”则象征着寻求心灵归宿的希望与努力。

“渡仙女、仙郎双美”一句,预示了情感的美好结局,似乎在暗示着跨越世俗界限的爱情故事。“记取盟言桃花下,问三生、石上谁安置”,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和对未来命运的探索。“合欢斝,莫辞醉”,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桃园记传奇》中情感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爱情的复杂与美好,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茶瓶儿.病中谢闺友赠茶

病里闲愁如织。落花残、小庭人寂。

倦梳慵裹浑无力。恰寄到、雨前新叶。

慰消渴情何极。泛清芬、者般颜色。

绿尘飞盏,碧香生颊。风定处、竹垆烟直。

形式: 词牌: 茶瓶儿

水调歌头.中秋独酌,用东坡韵

云净月如洗,风露湛青天。

不知今夕何夕,陈事忆当年。

多少销魂滋味,多少飘萍踪迹,顿觉此心寒。

何日卸尘鞅,肥遁水云间。沃愁肠,凭浊酒,枕琴眠。

任他素魄,广寒清影缺还圆。

谁管秋虫春燕,毕竟人生如寄,各自得天全。

且尽杯中物,翘首对婵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金风玉露相逢曲.中秋后一日,同云林、湘佩、家霞仙雨中游八宝山,晚晴,次湘佩韵

寒烟罥树,凉风吹面,云外尖峰屏列。

相期不负雨中游,恍若是、山阴冒雪。

危栏倚袖,遥天极目,一片秋光清绝。

敲诗把酒晚晴初,卧夕照、残碑断碣。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高山流水.听琴。社中课题

七条弦上写柔情。一丝丝、弹动秋声。

风拍小帘栊,花阴恰有人听。芭蕉影、隔住红灯。

分明是,流水高山绝调,戛玉敲冰。

更幽兰制佩,腕底散芳馨。泠泠。

虚空度鸿雁,寒浦外、水净沙平。

何处怨苍梧,落叶舞遍风轻。掩朱帷、拍缓弦停。

夜深也,还怕纤纤素指,错点明星。

默无言、恍若江上数峰青。

形式: 词牌: 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