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吟

一室可容身,四时长有春。

何尝无美酒,未始绝佳宾。

洞里赏花者,天边泛月人。

相逢应有语,笑我太因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一间屋子足以容身,四季如春永驻其中。
哪里没有美酒,只是未曾遇到最棒的宾客。
洞中赏花的人,与天边赏月之人遥相呼应。
相遇之时想必会交谈,他们会笑我过于守旧迟缓。

注释

一室:一间屋子。
可容身:足以容身。
四时:四季。
长有春:如春永驻。
何尝:哪里没有。
美酒:美酒。
未始:未曾。
绝佳宾:最棒的宾客。
洞里:洞中。
赏花者:赏花的人。
天边:天边。
泛月人:赏月之人。
相逢:相遇。
应有语:想必会交谈。
笑我:笑我。
太因循:过于守旧迟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一室吟》,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画面。首句“一室可容身”表达了诗人对居所的满足,暗示了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四时长有春”则寓意着生活的四季如春,无论何时都能感受到温暖和生机。

接下来两句“何尝无美酒,未始绝佳宾”,诗人以美酒和佳宾为喻,暗示自己虽处平凡,但心中自有乐趣,不缺知己。诗人将自己比作洞中赏花之人和天边泛月之人,形象地传达出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相逢应有语,笑我太因循”,诗人想象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可能会笑着批评他的过于守旧和按部就班,但这恰恰反映出诗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和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恨月吟

我侬非是惜黄金,自是常娥爱负心。

初未上时犹露滴,恰才圆处便天阴。

栏干倚了还重倚,芳酒斟回又再斟。

安得深闺与收管,奈何前后误人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天吟

一片春天在眼前,眼前须识好春天。

春秋冬夏能无累,雪月风花都一连。

能用真腴为事业,岂防他物害暄妍。

我生其幸何多也,安有闲愁到耳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水短吟

雪消冰泮渌盈沟,翡翠鸳鸯得志秋。

长恨远山遮不断,又疑别浦去难留。

绕堤杨柳轻轻拂,近岸新蒲细细抽。

满眼烟波杳无际,三吴特地送孤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尽后园闲步

绿树成阴日,黄莺对语时。

小渠初潋滟,新竹正参差。

倚杖闲吟久,携童引步迟。

好风知我意,故故向人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