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亭

亭在江干寺,清凉更翠微。

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

绝境长难得,浮生不拟归。

旅怀何计是,西崦入斜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亭子坐落在江边的寺庙里,更加清幽而翠绿。
秋天的台阶上回荡着松子落下声,雨后的墙壁上覆盖着青苔。
这样的绝美之地很难常遇,人生的浮华我无意回归。
身处旅途,心中思绪难以平息,只能看着西山夕阳缓缓下沉。

注释

江干:江边。
清凉:清冷而凉爽。
翠微:青翠的山色。
秋阶:秋天的台阶。
松子:松树结出的种子。
苔衣:青苔覆盖。
绝境:极美的环境。
浮生:短暂而无定的生活。
拟归:打算归去。
旅怀:旅途中的情怀。
西崦:西方的山峦。
斜晖:落日余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中寺庙景象。"翠微亭"位于江边的寺庙之中,环境清幽,仿佛与世隔绝,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诗人漫步在秋日台阶上,能听到松子落地的声音,雨后墙壁上青苔斑驳,更显出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韵律。

诗人感叹这样的绝美景致实属难得,暗示了他对尘世生活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无意回归喧嚣的浮生,而是沉浸在眼前的旅居生活中,无法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最后,他遥望西山,夕阳余晖洒落,寓言着人生的无常和旅途的迷茫,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未知的思索。整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虢略秀才以七言四韵诗为寄辄敢酬和幸惟采览

本无高亮似阳城,但爱松风入耳声。

五亩自开林下隐,一尊聊敌世间名。

交谈不远樵农客,弄翰慵誇子墨卿。

异日青冥肯回顾,夫君门族旧和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细眉双耸敌秋毫,冉冉芳园日几遭。

清宿露花应自得,暖争风絮欲相高。

情人殁后魂犹在,傲吏齐来梦亦劳。

闲掩遗编苦堪恨,不并香草入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赠当涂朱仲敏

甚与时流道不同,南朝台阁是家风。

高闲几格图书畔,冷澹门庭树石中。

因寄诗牌寻胜景,拟投文卷数名公。

荣登显达他年后,应笑冥冥弋者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张绘秘教九题(其三)诗匠

诗流有匠手,万象片心通。

山落分题月,花摇刻句风。

劳形忘底滞,巧思出樊笼。

唐律如删正,斯人合立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